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错负轮回剑 > 第424章 杜康势迫蒯忠良

第424章 杜康势迫蒯忠良(1 / 2)

 辰光初拂晓,白影疾墨林。

陈静策马一路往南没跑多久功夫,在九尺驿道前方右侧的一处山坳里,又惊起了一番争吵。

陈静原本以为行路早,那知路上更有早行人;原本以为林中小鸟觅食惊飞绕,那知吵声胜知了。

陈静一时又放缓了马缰绳,侧耳听出了争吵声中的异样,旋即加鞭一扬离开了九尺驿道,往山坳中的那一处争执声中奔了过去。

山坳背山靠田处,一座古色古香的木屋,连着木屋的左边是一座茅草屋、右边也是一座茅草屋。

天光渐明,三只黄、棕、麻色羽毛的大鸡领着一群黑色小鸡,已然惊恐的往屋后的林中觅食去了。

木屋堂屋门前跪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老妇人左边是一个中年汉子,中年汉子左边是一中年妇人,中年妇人左边是一个男孩子。

中年汉子这一家子人,确实上有高堂、中有糟糠、下有小儿。

围在中年汉子一边的又是一群数十个皂衣大氅的差役,领头的差役袭地的大氅越见飞扬跋扈,寿帽上没有雉鸡尾羽、也没有孔雀尾羽,而是一朵新鲜的粉红月季花。

皂衣差役头领不是别人,正是南山郡太守府的差役头领杜康。杜康面方耳厚,鼻子带钩,眉中夹杂着几根稀疏的白发,人中一点黑,眼角下斜自带一绺无尽的煞气。

跪在地上的中年汉子姓蒯,名忠良。蒯忠良一身朴素的服饰虽然比不过诸葛长风,但也比一般的乡民短打小衣强了许多,至少能袭地的一身长衫,也像极了读书人。

蒯忠良祖上是汉初劝韩信拥兵自立的蒯通之后,后来韩信被吕太后诛杀,蒯通却破天荒的被赦免。

故此,蒯通感念刘邦恩德,立下族规,蒯通之后的子孙后代无论书名、号名,必得有一个“忠”字。

蒯通捉刀又著《战国策》传于后世,所学精髓: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此书中更暗藏不为人知的秘密。蒯通之后蒯良、蒯越在汉末名噪一时,后来诸葛亮的一个姐姐嫁入蒯家,蒯家其势更为显赫。

有道是:江山代有洪流,世间自有人物。花无百日红,人无百年盛,似诸葛一家都没落了,蒯家更为没落。生逢乱世之变,蒯家这一个“忠”字,更为显眼。故而,蒯忠良为其子取名为:蒯忠义。

蒯忠良祖上流落于南山郡也有好几代人,但是在这样一个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年代,蒯忠良都觉得蒯家确实一代不如一代了。

眼下,连曾经名不经传的杜家在南山郡都飞黄腾达了,要是杜家人说一,非杜家人说二那是找死。

蒯忠良名下虽然还有一些微薄的田地,但太守府差役都为五斗米道收五斗米,日子一久,又非富庶的大户人家,越来越捉襟见肘。

这不,前几日郡中的五斗米道道士挨家挨户才收了五斗米,如今太守府差役头领杜康又一次亲临,似蒯忠良这般人家,实在受不了。

蒯忠良一时明了,旋即很自觉的轰然五体投地,径直又一通嘶哑着声音道:“吱吱,吱吱,……”

在蒯忠良的心中就似有一把刀子割光了五腹六脏,就只剩下一具躯壳,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妻儿老小还要好生的活下去。

“吱吱,吱吱,吱吱,……”

蒯忠良再一次学起了老鼠叫,无论有多委屈,无论有多不甘,与南山郡杜家作对者,准没好下场。

“哈哈,哈哈,哈哈。你看,你看,你们看,这一个老小子,还当我等是五斗米道道士咯,……”

“哈哈,哈哈,哈哈。杜大人,蒯忠良这一个老小子,还真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啊!想一想,这可都是他们蒯家祖传的美德啊!”

“杜大人,可不是嘛,这一个老小子,倒也不似那一些迂腐的读书人,更不似那一些喝多了五石散兑酒的读书人,堪称蒯家一绝啊!”

“杜大人,这一个老小子,还不交出《战国策》中的秘密,那就是与南山郡杜家为敌,要是与南山郡杜家为敌者,生不如死。……”

最新小说: 飨食人间香火,我这竟是阴间 全世界都在等我破碎虚空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