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两大谋士(2 / 2)

刘和朝田丰微笑。

“伯安,今番赴任幽州首要是边务军事,攘外才能安内。令郎恐怕....”田丰没好意思说下去。

这会刘和开口:“田公!和虽太学之人,然自小学兵法练武艺,心慕卫、霍故事——功名需在马上取,男人何不带吴戈,收取关山五十州。”

“那你且说说如何应对幽州之事?”这时沮授开口了。

刘和看了看沮授:“沮公!敢问前些年陛下不顾府库空虚、军士疲敝,兴兵击鲜卑是不是败了?”

“然也。”沮授点了点头。

“再问兵伐之事贵在何处?”

“粮草辎重。”沮授喝了口茶。

“陛下会从万金堂拨钱粮么?”

“陛下好财货,天下皆知。除非能让其长脸有面子。”沮授皱了皱眉头。

刘和没有立马接口,顿了顿:“所以师出历年,生民废业疲敝,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鲜卑、乌桓、东夷,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伐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幽州之事可成也。”

“哈哈哈!后生可畏啊!伯安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沮授笑道。

“公与兄,谬赞了。黄口小儿不历世事,纸上谈兵罢了。”刘虞摆了摆手。

“伯安!纸上谈兵和不知兵是两码事,纸上谈兵好歹是知兵为何物;不知兵者宋襄公也。”田丰一本正经道。

“你们莫要这般夸他。”刘虞旋即对着刘和:“戒骄戒躁。”

“诺。”刘和作揖。

“贤侄啊!敢问幽州河北之地,何以为重?”田丰一副考校的意味。

“如果把西京长安、东都雒阳比做一只雄鹰,那么关陇和河北就是飞鹰的两只翅膀,自古得关中得天下,得河北者得中原,只要牢牢掌握住这两片战略要地,不管天下再乱,中央朝廷就不会轻易动摇,要稳固关中,就必须控制住陇右和河西,要稳固河北,就必须控制辽东,这也是孝武皇帝在平定匈奴后,再开拓辽东灭箕子朝鲜的根本原因。”

刘虞沉思片刻道:“儿啊!你的意思是说,要想控制北方局面必须控制辽东,最终是为了稳固河北冀州、青州、幽州?”

“正是这个原因,父亲没有发现吗?孝桓皇帝自诛灭梁冀后后首先对陇西开战,收复河湟、巩固陇右,不就是为了保证关中三辅的稳定吗?”

“不错!天下安危常系辽东。辽东安,则海内风尘不懂;辽东一扰,则天下金鼓互鸣。何也?诚以平远旷野一望千里,守之则难为力;弃之则胡虏长驱,曾无门庭之限,此所以中国必争之地,而虽殚天下之力守之,然后天下可安也。”沮授点了点头。

沮授的意思是说东北的重要,中原王朝要守住要花一番心血,周边的草原地带太容易产生强大的游牧部落;不守住,就会成为游牧民族进攻中原的跳板。

“既然伯安诚心诚意邀我入幕府,我就不推辞了,反正如今权宦当道,在京师没什么作为,幽州别驾我接了。”田丰爽朗道。

“公与兄,我前几天在三公府见过你的文档,记得你这次是任期满了进京述职的吧?”刘虞看着沮授道。

“伯安兄莫不是想....”

未等沮授说完,刘虞接口道:“正是!幽州长史之职!”

“好吧!我接了。”

刺史,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即“奉诏六条察州”,那六条是:

一、“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即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反对其横行乡里。

二、“二千石不奉诏,遵旧典,倍公问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的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三、“二千石不恤疑狱,风历杀人,怒则任刑,喜则淫赏,烦扰苛暴剥戮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祆实讹言。”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平。

四、“二千石选署不平,阿附所爱,敝贤宠玩”,即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在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五、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任所监”,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

六,“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和地方大族相互勾结。

刺史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这往往能够促使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待遇而加紧监察,取得业绩,比用更高的官员去监察地方大员更能起到好的效果。

别驾、长史是刺史的佐官。

刘虞父子走后,田丰和沮授说:“安天下者,必有刘伯安之子。”

沮授感慨说:“但愿你我得遇明主。”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