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的,天下无人没有家,游子何处不思乡。思乡就是思念家;思念家人,就是思念家乡亲人。这些情感我们可以在许多思乡的诗、曲、家书与文章中得知,让我们感同身受那种客居他乡的游子们漂泊凄凉,孤寂哀伤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思乡就是思念家和家人,如果这种思念漫长而不得相见,就会慢慢地变成一种忧伤和忧愁。这种感觉我们可以在余光中的《乡愁》中细细体味:“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不过,英国诗人雪莱所言:“悲愁中的快感比从快乐本身所获取的快感更为甜蜜。”乡愁是忧伤的,但也是甜蜜和深长的。它营养丰富,滋润着让我们的心灵感觉美好,也激励着让我们为父母和家乡争光。
我们思乡恋家,深沉怀旧,不是因为家乡多么美好,而是它曾给过我们欢乐的童年和难忘的记忆。那种清纯朴实和无忧无虑的美好情景是家乡以外的任何地方都无法给予我们的。而且,因为那里有我们的亲人和恋人,有我们的童真和伙伴,使得家乡的意义更是与我们千丝万缕,密不可分。我们是家乡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一棵树,不论我们移栽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根基还在那个地方。
我们的思乡恋旧跟我们的基因那样,坚守着孕育过它们的深恩大德。而我们思乡和回乡就是感恩图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长成这么大,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我们照顾大的,是家乡的谷物和水土把我们喂养大的。他们把太多的恩情输入在我们的成长之中,输入在我们的生命基因之中。要不,我们在思乡和回家时会那样的热切和激动。
清明思乡,渴望着给父亲坟上烧把纸,点上几只香,感激父亲为了我们的一生辛劳。
端午思乡,渴望着吃着粽子,闻着稻香,走在汩罗江边,看着家乡人划着小船走着亲戚。
中秋思乡,渴望着与母亲和家人团聚,品尝着月饼,体味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美好意境。
春节思乡,渴望着普天同庆,合家欢乐,尽情享受着家乡那种浓浓的乡情和年味。
家乡是心底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歌,家乡是眼中那幅永远也看不够的画,家乡是一棵永远也不会老去的树,家乡是我们心中永远也抹不掉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