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2 / 2)

皇帝是知道沈落羽要向他求情的,所以他将沈落羽禁足在长乐宫,不给她这个机会。

他这是在无形之中向沈落羽表明他的态度,沈落羽明白。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了楚王府,楚王府内的所有人也不得出府。

楚王府内人心惶惶,毕竟建安侯的事情已经传了出来,建安侯府与楚王府关系那么近,说这件事情楚洵毫不知情,谁会相信?

他们就是一些婢女下人,现在要跟着楚洵受牵连,他们觉得冤枉的很。

楚恒等皇帝处理了一切之后才出现在养心殿内。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知道楚恒一定会来看他,但是楚恒来的时间比他预想的晚了不少,没想到楚恒这么沉得住气。

“你倒是沉得住气。”

楚恒当然沉得住气,现在已经没有人能阻挡他登基了,他有什么可心急的?

“为什么要这么心急的解决建安侯府,就为了毁掉洵儿?”

不管楚洵做了什么错事,皇帝对楚洵的称呼永远都是这么亲近。

“父皇此言差矣,儿臣是为了北境百姓着想,让北境的战争早日结束。”

楚恒这话说的没问题,将南楚的内奸抓出来,北境那边的事情楚煜自然全都能解决。

现在看来,北境的战争也不全都是建安侯一个人闹出来的,楚恒在其中应该也起了些什么作用。

就算楚恒真的参与其中了,皇帝也没有任何的证据能治楚恒的罪。

更何况现在建安侯已经倒了,朝堂上楚恒一人独大,楚煜的势力还是比不过楚恒的。

楚恒如今登基已经是必然,不过就是他想不想的事情了。

“建安侯府的事情,你希望朕怎么处理?”

皇帝现在只是将建安侯府所有人关进了死牢,而沈落羽与楚洵不过就是禁足而已。

“根据南楚律例,通敌叛国者,当株连九族。”

楚恒说的是南楚的律例,而他的意思也已经明确的表达出来了。

诛九族。

包括沈落羽与楚洵在内,一个人都不能放。

这也是皇帝要与楚恒谈的原因,现在他想保楚洵与沈落羽必须要有楚恒的同意。

只有楚恒才能让朝中的众位大臣信服。

“朕要留下阿羽与洵儿。”

皇帝也不与楚恒绕弯子了,楚恒今日来这里,他应该也能知道皇帝想要说什么。

“父皇想要强行保住八弟与沈贵妃,儿臣岂敢有意见?”

“别跟父皇装糊涂,现在这朝中大臣唯你马首是瞻,你不点头,朕留不住阿羽与洵儿。”

皇帝倒是也认清了现实,楚恒倒是想知道皇帝会拿什么条件与他交换楚洵和沈落羽的命。

“朕用一个秘密换洵儿与阿羽的命。”

如果不是为了楚洵和沈落羽,这件事情皇帝是绝对不会说出口的,只要他不说,就没有人能将他怎么样。

“不知父皇要说的是什么天大的秘密,居然值两条人命。”

皇帝要说的这个秘密岂止值两条人命,为这件事情牺牲的人,皇帝都已经数不过来了。

“就是林清挽一直想要知道的,林家灭门的真相。”

原本楚恒抱着的是随意的态度,但是与林清挽有关,他瞬间变得严肃了起来。

他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皇帝告诉他林家灭门真相是谁…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你想的没错,就是朕。”

“是朕当年派了暗卫,在林明城的茶水中下毒,林清挽是个孝顺的孩子当晚自然留在了林家,也就是那一夜,朕的暗卫按照朕的密旨,杀了林家一百一十九个人。”

“没想到的是暗卫居然失了手,被林清挽逃走了,从城外悬崖上跳下去,林清挽居然还能活下来,也真的是命不该绝。”

楚恒的手已经紧握成拳了,如果今日换一个人在他的面前,说林家灭门是他做的,那个人现在应该已经死了。

但是现在楚恒面前的人是皇帝,他是他的父皇,他如果现在动手,就是弑父弑君,谋朝篡位。

“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不是知道答案吗?”

尽管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楚恒还是希望皇帝能编出个理由骗他,比如林明城暗中企图篡位。

楚恒现在知道为什么叶知秋一直都不告诉他杀害林家的凶手是谁,但是她却用这个威胁林清挽自尽了。

因为他们两个人中的一个一旦知道真相,他们就再也没有可能在一起了。

他的父皇因为他娶了林清挽,所以就杀害了林家满门。

那是一百一十八条人命啊,他下旨的时候就一点犹豫都没有吗?

“恒儿,记住我们之间的约定,放过阿羽与洵儿。”

皇帝到现在还记挂着楚洵和沈落羽的安危,他也没有一瞬间的后悔?为自己当初做的这个决定后悔?

李全看楚恒从养心殿出来了,他走上前,楚恒却没有理他,他觉得楚恒的状态有些奇怪。

楚恒不知道自己是怎样走出养心殿的,他就这样一直走着。

路上有不少的宫人向楚恒行礼,楚恒都没有理会,仿佛失了灵魂一样。

但是楚恒最后还是走回到了东宫,而他在东宫的门前,看到了那张他日思夜想的容颜。

“卿卿…”

楚恒没想到林清挽会回来,上次林清挽离开时,他对她说再也不要让他看到她。

他当时说的是假话,看不到她,他都觉得自己的生命中少了些什么。

可是如今,他又要怎么样面对她?

他们之间隔着的,是林家那一百一十八条人命。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