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潜农在田 > 第260章 兄弟(4)

第260章 兄弟(4)(2 / 2)

结果出来了,振华的担子一百八十斤,王响的担子两百三十斤!

振华咋舌:“响大爷真是东湾村第一好汉,这两百多斤的担子,挑起来就像走着玩一样。”

王响嘿嘿一笑:“这算个屁!你问问你老爹就知道了,十几年前,生产队去粮站交粮,男子汉一人一担,每担两百八十斤,五里路只许歇肩一次。你们现在啊,嘿嘿……好狠好狠,就挑个斗粗的一捆,抬着上肩,还拉着上埂!”

振华噗地一笑,又是佩服,又是叹气:“怪不得你们不要机耕路,一个个都像牛一样,要是发起狠来,田里的土也能挑回来啊!”

王响说道:“也不是力气大就不要路,只不过挑担子挑习惯了,有没有机耕路无所谓。你要修路,用拖拉机拉稻把回家,估计你老爹还说你懒。”

振华点点头,深以为然。

老一辈农民,比这一代人更加吃苦耐劳,也习惯了这样吭哧吭哧挑担子。

可是年轻人哪里习惯这样的方式?两百多斤的担子,还有几个年轻人能挑动的?

懒,有什么不好?懒人才能推动科技进步。科技发展的目的,就是解放劳动力,为人类的偷懒创造条件嘛!

可是这个道理,跟东湾村的老家伙们是说不通的。

秋收过后就是秋种,东湾村甚至整个河东镇,都开始了油菜移栽,抛弃了以往的粗放式耕种。

郑怀亮看见这样的变化,感叹不已,经常对别人说道:“我当村支书时候没有做到的事,让赵振华和卓宜兰夫妻俩做到了。这夫妻俩不简单,不简单啊!”

秋种刚刚开始,却遭遇了严重的旱情。

三组那口二十多亩水面的当家塘,终于弄了个底朝天,乡亲们干脆了放弃了农活,来一场捉鱼比赛。

水塘里没有多少鱼,但是海虾特别多。这些海虾,又被叫做小龙虾。

村里人都在忙着捉鱼,宜兰却和振华一起,用拉网捕捉那些龙虾。半天的工夫,振华收获了五百斤龙虾,全部挑回了家里。

王响很不理解,说道:“振华你要这龙虾干什么?喜欢吃这个?这东西吃多了槽心啊。”

“谁吃这东西?捞回来喂猪的。”振华说道。

“喂猪?我看猪都不吃这玩意。”王响连连摇头。

的确,在鱼虾满地爬的乡下,龙虾螃蟹什么的没油水,真的没人吃。

整个东湾村,也就宋家财这样的穷人,青黄不接的时候,靠着虾蟹来充饥填肚子。小立鑫整日里的伙食,大多都是杂鱼和虾仁蟹黄泥鳅黄鳝之类。腥气的东西吃多了,小立鑫的身上,甚至都带着一股鱼腥味。

但是对于卓宜兰来说,这些没人要的龙虾,却是科学养猪的宝贝,可以用来制作鱼骨粉。

她把龙虾放在盐水里煮一滚,捞出来放在打谷场上暴晒。晒干以后,用饲料机粉碎,储存起来,以后配兑猪饲料。

——多年以后,小龙虾忽然风靡天下。振华对别人说:这玩意在几十年前,我们东湾村猪都不吃!闻者不信,认为振华在吹牛,振华也只能摇头苦笑。

但是振华自己还是保持了东湾村的习惯,很少吃虾蟹。他和小立鑫一样,小时候吃腻了,见了这玩意就饱了。

秋种工作结束以后,齐磊回来了一趟,专程找振华商量事情。

(第三更。三个月不到,写了接近六十万字,有些写不动啦,哈哈,有没有打赏一块钱,给作者买根辣条提提神的?)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