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长叹一声,挨个回答卢植的问题:“雒阳巨变,其中迷雾重重,老夫也看不清楚,不过据当时当值的羽林卫和守卫大将军的亲卫讲,确实是张让一伙人刺杀了大将军与陛下!”
“这怎么可能?”卢植双目猛地瞪了起来,难以置信的看着蔡邕,“那阉贼难道不知道他的权势全来自于陛下?为何会行刺陛下?他在自寻死路吗?”
蔡邕苦笑着摇了摇头,摊摊手道:“老夫也理解不了,不过他们众口一词,皆言是阉党谋害了陛下!”
卢植脸色阴晴不定,过了片刻,垂首长叹一声道:“陛下已经宾天,如今讨论这个问题已经没了意义,如今最重要的是董卓是否真的如传闻一般?”
卢植可以肯定刘宏的死和董卓脱不了干系,即使不是董卓下手也有他在后面推波助澜。但形势到了这种地步,追究这些已经没了意义,面向未来,等候新君成年然后接管朝政才是卢植需要考虑的事情。
“董卓……?”提起董卓,蔡邕满脸的纠结,迟疑了好一会儿,蔡邕才在卢植催促的目光中犹豫着说道:“董仲颖……颇……颇有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之风!”
“什么?”卢植豁然而立,目瞪口呆的看着蔡邕。
大将军、大司马、博陆侯指的是西汉权臣霍光,因为霍光死后他的家族因为谋反被诛,故而并不称呼他的名字,而是以大将军、大司马、博陆侯而代指。
霍光虽曾行废帝之事,其家族更有谋逆之举,但霍光在历史定位上却是忠臣、能臣!
汉宣帝亲自下旨诛杀了霍氏家族,但之后却对霍光评价“功如萧相国”;班固认为霍光:“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
萧何、周公几乎是古代人臣的最高典范,由此可见霍光的历史地位。
而如今蔡邕竟然评价董卓有霍光之风,这实在是令卢植意外。
“董仲颖虽手握重兵,但自他进入京城以来却从未擅杀一人。对太皇太后和陛下恭敬异常,严格恪守臣子的礼仪,丝毫没有逾越。麾下士卒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北军和羽林卫在他的管束下都比以前强多了。”
“莫非……莫非这董卓打算做王莽?”呆了一会儿,卢植突然出声道。
蔡邕沉默以对,这是最佳的解释了,不过蔡邕明显对目前的董卓报有幻想,不然刚才对董卓的评论就不是有霍光之风而是有王莽之风了。
而卢植却对董卓敌意满满,在好友面前蔡邕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对了,还不知伯喈兄此次来军中有和要事?可是带来了陛下新的旨意?”
暗自思量了一会儿,发现对董卓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卢植将董卓的事情先放到一边,然后向蔡邕问道。
蔡邕此次的身份是皇帝的特使,不过如今雒阳被董卓控制,皇帝才区区八岁,蔡邕具体是给谁传话的卢植自然一清二楚。不过为了不让老友尴尬,卢植刻意避免了这个话题。
“咳!”一听卢植所言,蔡邕脸色立即涨的通红,轻咳一声掩饰尴尬,蔡邕支支吾吾的道:“邕此次前来,是替陛下传旨的。”
蔡邕深吸一口气,仿佛豁出去了一般,直接道:“黄巾贼首张角已经在雒阳弃暗投明,陛下已经决定赦免张角以及黄巾军所有罪责,并封张角为护国玄法真人,所有黄巾军择优改编为官军,其余就地解散归农。即刻起各部立即停止与黄巾军的交战,黄巾之乱平定了!”
“这是全体朝臣和太皇太后的共同意见!”末了,仿佛是为了增加权威性,蔡邕又补充了一句,不过看其恨不得钻地缝里的样子,显然也知道这句话没什么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