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这种尊重与渴求,在漫长的岁月之中不断地演变,最后形成了秦王,亦或者大秦朝廷对于本身文化的不自信。
“父王,诸子百家思想不错,但是其人早已经腐朽,我大秦誓将席卷八荒,将巍巍天地并于大秦。”
嬴高对着嬴政笑了笑,这一刻,嬴高想到了大秦席卷山东六国,打造出了一个微微帝国的画面,整个人显得极为自信。
嬴政看到这一幕,情绪受到感染,也莫名的自信起来。
“大秦兼并六国,到时候整个中原只有一个国家,而诸子百家,终究是以入仕为主。”
“诸子百家那么多学说,而我大秦只有一个,在这个时候,诸子百家想要仕秦,就必须要低头。”
“而不是我们低头,让诸子百家高高在上!”
……
从方才得对话中,嬴高敏锐的感应到了一点,那便是嬴政在这件事上,心态很不对。
而历史上,嬴政便是对山东文化低头。
“更何况,我大秦现在兴建学宫,培养人才,不出十载必将会人才济济。”
“到时候,我大秦朝廷不缺人才,诸子百家除了求我大秦,就只有灭亡一条路。”
……
嬴高之所以这样说,是为了给缺乏文化自信的嬴政给于信心,在他心里,自然是没有如此的极端。
诸子百家存在于世,自然是有一定的道理,这对于大秦,对于中原都是有利的。
作为一个立志并吞八荒的君王,对于诸子百家,不应该毁灭,而是接纳,吸收它精华,祛除腐朽。
唯有如此,才能让大秦万世。
嬴政略微点头,但是他的神色之中多少有些迟疑,之前对于嬴高推行学宫一事,极为的支持,正是因为嬴政对于大秦文化缺乏自信。
之前,嬴高与嬴政曾详细的谈论过,他以为已经开解嬴政,有了嬴政的支持,未来的大秦帝国必然会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文化。
而且,诸子百家都将会成为大秦文化的养料。
此番嬴政如此巨大的变化,让嬴高心中一紧,但是,仅仅只是在片刻之后,他就清楚,嬴政为何如此了。
大秦对于并吞六国准备的步骤已经到了最后,这意味着大秦开启灭国之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此刻,嬴政心中不自信突然加剧了。
这就像是,谈男女朋友之后,男方去女方家见丈母娘,没有去之前自信满满,但是到了门前,心中的紧张反而是一下子提升,达到一种极致。
这是人之常情。
此刻的嬴政也是如此。
虽然这个比喻不恰当,但是道理都是相同的。
一念至此,嬴高朝着嬴政,一字一顿,道:”父王,为君者,当驾驭诸子百家,未来的大秦属于父王,这意味着中原大地同样属于父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子百家也是父王之臣子,父王何需担忧诸子百家文化对于大秦的影响,要影响,那也是我大秦影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