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英雌 > 第四百四十七章 送行

第四百四十七章 送行(1 / 2)

 武德十五年三月中旬,吐蕃使节禄东赞得知吐谷浑侵犯唐土,二次入宫觐见李渊,再番提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两国结盟共击吐谷浑的请求。</p>

对此,弄清楚吐蕃人底细的老皇帝便把早已琢磨好了拒绝的措辞搬了出来:“吐谷浑本为唐朝藩属,伏允之辈不服王化,自有我朝天师戮之,无需外邦涉足其间,还望你们回去以后,能够将朕所说之言如实转达给贵国的赞普。”</p>

随后,李渊赏赐吐蕃使团一些珍宝缯帛,就将对方打发了事。</p>

未能促成唐蕃两国达成合作意向,禄东赞虽然为此深感遗憾,但他们此行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考察唐朝的制度、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从而帮助松赞干布对吐蕃实施全方位的改革。</p>

在这个时代,尽管吐蕃已经崛起于雪域高原,但在唐朝人的心目中还名声不显,唯有熟知历史的李曜如临大敌。</p>

因为她知道,李靖声称禄东赞有大才,绝非言过其实。</p>

自吐蕃使团抵达长安的头一天起,李曜就安排人手对禄东赞的一举一动实施严密监视。</p>

禄东赞在逗留长安期间,好似一刻也不得闲,每天不是拜访京中权贵,就是带着几个副手游走于长安东、西两市,疯狂采购他们自认为有用的物品。</p>

若非李曜提前向皇帝谏言,限制了吐蕃使团的自由活动范围,并且警告他们不准购买人口,禄东赞甚至还打算到长安周边的田庄和工坊里探索一番。</p>

饶是李曜私下给禄东赞的行动造成了种种不便,这位出身噶尔氏家族的吐蕃能臣最后还是满载而归,除了给吐蕃带回了大量粮种、菜种、工农具、铜铁器、药材,甚至还包括了医学、炼丹术、诗词、佛经之类的书籍。</p>

松赞干布为此激动不已,因为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必然会给整个吐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远比唐朝皇帝回赠的那些珍宝缯帛更有价值。</p>

尽管护国公主的横空出世给大唐的外部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却也改变不了雄心正盛的吐蕃人追求文明进步的发展之路。</p>

就在禄东赞离开长安的第二天,李渊下诏任命兵部尚书、卫国公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镇军大将军、霍国公柴绍为积石道行军总管,宗正卿、襄邑郡王李神符为盐泽道行军总管,灵州大都督、任城郡王李道宗为鄯善道行军总管,凉州都督、武阳县男李大亮为且末道行军总管,左武候大将军、申国公安修仁为赤水道行军总管,诸路兵马均受李靖节度,并联合焉支州都督祁黛双及拓跋氏、细封氏、米擒氏、往利氏等党项部落,发兵二十万征讨吐谷浑。</p>

由于这一次出征是以灭国为最高任务目标,所以李曜为避免重蹈原来历史的覆辙,果断弃用岷州都督李道彦这类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庸才,宁愿舍近求远也要给各路主将配备一两名得力的副手。</p>

其中不仅包括左骁卫大将军马三宝、壮武将军苏定方、左领左右府大将军薛万彻、左卫将军冯立、右领军将军薛孤吴仁等当年平灭东突厥的功臣,还有李曜为了营造李家兄妹关系缓和的假象,重新起用的薛万均、张士贵、公孙武达等前秦王府勇将。</p>

在李曜看来,除了坐镇并州的李世勣以及负责监视回纥、薛延陀二番的韦云起以外,其他大唐当世名将几乎已经全在此套阵容当中。</p>

而跟随李靖大军一同西行的,还有唐朝派往大羊同的使团。</p>

在李曜的推荐下,鸿胪寺少卿赵德楷成为了使团正使,而两位副使则分别是安兴贵之子千牛备身安元寿与会说羊同、吐蕃等番邦语言的将仕郎冯德遐。</p>

此外,李曜为了掩人耳目,还特意让互市监何潘智将使团伪装成了一支武装商队,由昭武副尉何潘信所率的一营萨宝府胡兵担当护卫,再加上正副使佐吏、胡商、雇工,随行人员总数达到两千人之多。</p>

……</p>

……</p>

暖风吹过,旌旗猎猎作响。</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