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英雌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动心

第四百七十九章 动心(1 / 2)

 华夏大地,幅员辽阔,丰富的物产和水土资源孕育出了伟大的古老文明。</p>

但是,若论起矿产资源,恐怕就只能算作“地大物薄”了。</p>

李曜已经参政议政了好几年,当前唐朝境内的金银铜匮乏到何种程度,她可谓是一清二楚。</p>

依唐令,天下诸州每年常贡,皆应当为本地土产之物。</p>

如武德十四年,唐朝境内有上百处铜矿场,岁贡纯铜六十多万斤,按照后世的计量方法算下来,总共还不到四十吨。</p>

随着唐朝经济的不断繁荣,民间对“开元通宝”的需求量亦越来越大,可官府的铜储量却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只能默许以物易物,或以绢帛为硬通货,来弥补官方制钱数量的不足。</p>

</p>

正如香山居士的《卖炭翁》里面那段“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一样,唐初价值还算尚可的丝织品,到了以后肯定会出现“钱贵帛贱”的现象。</p>

而绢帛等丝绸恰恰又是大唐最为重要的对外出口商品,所以“钱贵帛贱”很容易导致唐朝在互市交易里总是相对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p>

与此同时,随着绢帛价值的降低,又会使得铜钱需求缺口的扩大变得越来越难以遏制。</p>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传统的办法不外乎有两种:一是降低法定货币的成色从而增加流通数量,二是限制和禁止民间铸造铜器。</p>

前一种办法的弊端极大,完全可以说是“饮鸩止渴”。</p>

官方开了铸造劣币的坏头,在利益的驱使下,那民间自然也会跟进。只要市面上不断出现私炉盗铸的假币,“开元通宝”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值钱。</p>

面临钱币流通的混乱局面,饶是官方出台严刑峻法或以好钱换劣钱,到得最后也无济于事。</p>

至于第二种办法,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p>

由于受到“帛贱钱贱”的影响,作为唐朝制钱主要材料的纯铜无疑会变成保值品,从而造成铜与钱的比价失衡。</p>

严重如中唐时,甚至还曾出现过一枚铜钱没有钱里的铜值价的奇葩事儿,所以不难想象限铸令和禁铸令所起到的效果,定然都是差强人意的。</p>

李曜作为先知先觉的穿越者,自然知晓唐朝当前这种单一货币体系存在着哪些严重缺陷。</p>

以千年之后人们的眼光来看,似乎搞出几家银行,发行占资源极少的纸钞才是这个问题解决之道。</p>

但要知道,如果没有后世先进的防伪技术和坚实的金融基础,结果只能如同宋、元、明三朝推行的纸币政策那样,不是被伪钞冲击得金融秩序彻底崩溃,就是滥发纸钞,引发通货急剧膨胀,民怨沸扬,以致天下板荡。</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