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扶乱唐 > 第449章 小山村里的密会

第449章 小山村里的密会(2 / 2)

所以此时听了洪源的话,张冲用力点了点头,他知道,按照如今的情况,此人不知道已经多少次趁着自己麾下的战士们不注意登上战舰了,这说到底还是自己的责任,但洪源却只字未提,显然是在兵部的面前帮自己说话了。

这件事洪源曾经跟张冲说过自己会上报长安城,不过并未明说上报到何处,张冲虽然这几年惨了点,但也不是个没见识的人物。

他知道这样的大事洪源是一定会上报兵部的,而兵部多半会让皇帝知道,所以办这件事绝对是马虎不得的,之前没堵住,最后要是再抓不住,自己多少都是有责任的。

就这样,二人默默的在这观察了一番,直到后半夜,山本小五郎才匆匆的离开。

虽然没告诉张冲,不过洪源自己知道,要是真的让自己全权决断这个事,自己肯定也做不到如此的隐忍,李倓虽然远在长安城,但是显然对自己这的情况已经是了如指掌了,这也正是他佩服李倓的地方。

黄县的事,虽然有着不少的暗涌,但是只不过是各国的遣唐使进入大唐之后的小小一个环节,是不会有人注意到的。

回纥的遣唐使第一个到了长安城,被李倓安排在了驿馆歇息,他们已经体会到了这一次进入长安城和以往作为遣唐使到这来的不同了,以往的时候一来直接就会给你安排个住处,之后虽然安个什么名头,就给你发钱了,但是这一次,除了驿馆里的粗茶淡饭,没有任何其他的节目。

按照大唐官吏的说法,等到给大唐递交国书的几个地方的遣唐使都到齐了之后,再统一去会见李倓。

一听最终还是能见到皇帝的,提前到了的这些遣唐使也没多想,以为这可能就是大唐换了新皇帝,程序上跟之前稍微有了点差别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到了驿馆的时候,大唐的朝堂上还因为他们而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分歧。

起因是礼部的一位侍郎忽然之间在一次朝堂上上奏,说是应该对遣唐使的规矩进行更改,并且在李倓的默许之下直接把自己的方案在朝堂上宣读了出来。

按照他的方案,遣唐使们不会再在长安城里面白吃白喝白玩了,而是要按照需求被分配到各个郡县去,去的目的是一边学习农桑之事,一边让大唐的官吏也对大唐的农桑之事重视起来。

按照这位侍郎的说法,这完全就是一举三得的好事,不过他的话音才刚刚落下,就招致了朝堂上近乎一半官吏的口诛笔伐。

有人说他这是沽名钓誉,居心叵测,有些人说他把大唐的上国地位扔在地上摔了个稀碎,也有人说他这么做只会给大唐招来无尽的骂名,总之就是一时间没啥人说他好。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