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秦啤的秦董事长邀请我到秦湾参观,还亲自听了我的意见。”
“第二次,是因为秦啤到了上海,可是供不应求,我还是买不到秦啤……”
“第三次,我说,既然在上海有了工厂,就应该让全上海的市民喝上秦啤!”
吕师傅看一眼秦东,秦东脸上很是动容。
张瑞刚不服气,“这演技,可以当影帝了。”
“没有市场叫什么名牌,名牌没有理由没有市场,现在,我宣布,上海市场,秦啤来了,以后,上海的市民可以畅开喝我们的啤酒,就在昨天,我们秦啤正式收购了佳柏龙上海公司,这是中国啤酒收购的第一家外国啤酒公司。”
咔嚓,咔嚓——
快门按起,无数相机摄相机对准了秦东,记者们知道,借由这位普通的上海市民之口,秦啤吹响了进攻上海的号角!
秦东与一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师傅站在一起,侃侃而谈,这一幕被无数上海市民在电视上看到。
“你这个同学聪明啊。”国策的何宏图也来到了上海,他就在上海啤酒厂,与秦东的老同学陶阿满同志观看着秦啤的新闻发布会。
聪明?
陶阿满考虑了五分钟,也明白了,其实秦东请了两个代言人,一个是陈明道,另一个就是这位吕师傅,吕师傅似乎更有说服力,因为他本来就是上海人!
“对嘛,这才叫秦东。”即使现在,何宏图依然对秦东的印象很好,“说说吧,如果出售上海啤酒厂,你愿意与谁合作?”
陶阿满的脸色很不好了,他心事重重,当了几个厂长,再也不是当年那个稻草人一样的陶阿满了。
因为何宏图说的与谁合作,潜台词就是上海啤酒厂他想卖,是卖给秦东呢,还是卖给日本人?
1996年,印尼的何宏图在中国买了一个6万吨的啤酒厂,然后,国策集团和何宏图以旋风般的收购进入轮胎和啤酒行业,依靠33亿资本将北京啤酒厂、杭州啤酒厂及烟台啤酒厂等多家啤酒企业尽收麾下,迅速成为中国啤酒行业最大企业之一,并在百慕大注册成立“中国啤酒控股公司”,然后在加拿大多伦多成功上市。
但好景不长,数年后,黯然收场的何宏图将手中所持股份准备整体出售……
“你这个人,没有个性,与谁都能合作,”何宏图似乎不想听陶阿满的回答,“但是,没有个性,在官场上是好事,但在商场上就不尽然了……
外资退与进,品牌失灵,其实不止佳柏龙、国策一家。
当年,十几亿人口、强劲的人均消费增量,在中国国门打开的十几年后,外资终于开始“围城”了。
巴斯集团与吉林金士百合资经营吉林巴斯金七百啤酒有限公司,澳大利亚的富士达啤酒与广东的皇妹集团合资经营珠海斗门啤酒公司,百威、三得利、米勒等都进入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当时有50多家外资企业征战中国啤酒市场。
但从90年代中后期,巴斯、富士达啤酒、嘉士伯和法国达能集团先后放弃啤酒业务。外资啤酒进入低潮期。
此后,外资再次卷土重来,在中国市场遍地开花,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今天,已是后话了。
“何董,那我们现是不是可以待价而沽,但三得利与秦啤谁能买下我们的啤酒厂,谁就能占据上海的市场。”陶阿满眼中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