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商议(2 / 2)

最近几天,那个吴理正和孙主事,单独提审了他来来回回好几次。后来,就无人再传唤他了,他还以为很快要结案回家了。

这天夜里,林老爷、王同、杨判官突然一同被召集提审,吴理正、孙、秦三人等一众人也到场,林老爷本以为要结案回家了。但万万没想到,王同、杨通判突然一口咬定那晚是林老爷知情不报,擅自作主,调度指挥不当,导致100多号人惨死。

他当时就傻了,立刻大声辩驳,只听吴理正道:“口说无凭,你说当时派人上报给王同,但我们查了,那人说不知道,甚至以死明志。你说没有担误时辰,但我们调查了驻军户所的人,都说接到您的命令是戌时末亥时初!”

林老爷并不是善于言辞的人,他怒瞪着满口胡说的王同、杨判官一众人,既愤怒又心寒,只能连呼冤枉,死活不肯摁手印,后被打晕后被人强行摁了手印。王同、杨通判则以治下不力和配合不当建议分别降级处治。林老爷刚被判死刑,因其当晚并未离职徇私护三子,导致三子下落不明,罪不累及家人。

吴理正三人各自在结案书上盖了戳,封好后加急报京城三司复审。

李中丞的信到了赵侍郎的手里,同时三份手抄的结案书也于当夜到了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侍郎的手上。

第二日,大理寺中堂议事厅,刑部尚书展浩、都察院赵朴诚、大理寺刘哲信三位大员拿着结案书商议。

赵朴诚道:“这案的重点是有没有贻误上报时机,但关健的人证已经死无查证,但这也是本案的疑点。为何还要以死证明自己说的是实话,不符合常情啊。”

大理寺卿刘哲信笑道:“我到觉的此案一切合理,可以结案了。我们大理寺每天接触无数的犯人,心理扭曲变态者不计其数,超出常人思维者众,比如一个说了实话,但没人信,这人急了要证明给别人看,冲动之下会以死来证明他说的是实话,这种人通常比较冲动易怒。”

刑部展尚书也觉的有理,但他迟疑道:“此事人命关天,100多号人,才过了一个月就结案,是不是太仓促了些。”

赵朴诚点头道:“虽然这三位职位不高,但也是管理一方百姓的官员,还是慎重些好。另外,暴徒被我军击退后,隐入常青国一侧,暴徒是否与邻国有关,还未查清,事关外交,兹事体大,还需将方方面面的事调查清楚较妥,免的皇帝问起来,你我不好收场。”

说到这里,展尚书、刘寺卿都觉的确实有道。若将此书呈上,皇上问起细节,三人并不清楚。免不了被骂,不如再详细查查。于是结案书在三人处,达成默契,压了下来。

当晚,李致远就得了赵朴诚的暗示,此案果如他所料,林老爷被串供诬陷,要判死刑。

李致远一方面搜集王同和杨的贪污证据,这种证据太好找了。一方面通知四皇子事情进展。高宇睿一听,在自己宫里坐不住了,这阵子他回京,一方面是父皇召见考问功课,一方面也是想着在玄帝跟着吹吹风。

他没有直说映春河惨案的原由,只说防御副史林老爷当晚为了保护百姓,调度指挥,止住了惨烈的杀戮局面,自己三个孩子却下落不明,后其中一个孩子还被淹死了,听的玄帝心疼不已,连连应该嘉奖。

高宇睿没说林老爷被关押的事,毕竟这事是他父皇亲自下令的,不想打父皇的脸,二是他不想让皇帝察觉他与林家有关系。

不得不说,他之所以如此受玄帝喜爱,就是这份懂事,摸透人心理的心机,否则早被人吃的渣渣都不剩了。

离开皇宫,他叫了护卫暗影和小贵子,乘夜色偷偷随出宫,他的形踪不能被人发现,这是长年被迫养成的习惯。

他知道一直有人在暗地里跟踪他,只能出奇不意,不按常理出牌,所以这么多年,他感觉自己象被追杀的野狗,虽然锦衣玉食,却是过着不安定的日子。

一大早来到玫城郡,他随便找了个不起眼的小旅店,进去休息一会换了装,出来成了一个样貌普通,衣着朴素的的少年,旁边的暗影和小贵子也换了打扮,乍一看,就是三位赶路的公子和两个小厮。

高宇睿在路上边走边四处打量,看见路边有蹲在路边的小乞丐,他冲小贵子低语了几句。小贵子点点头,朝一个七八岁的小乞丐走去,高于睿则找了个茶摊坐下来喝茶。

小贵子给了那小乞丐几个铜板,又笔划着说了几句,然后把那小乞丐高兴的接过银子,朝一个方向跑去。

左拐右拐,那小乞丐来到林府门口,敲了门,开门的人看见是个小乞丐,刚想关门,那小乞丐冲那伙计说了几句,那人半信半疑的进去禀报。

过了一会,一个样貌普通,身材高挑的少年走了出来。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