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重审(2 / 2)

因为照往年习惯,来看花神节的人老幼妇孺皆有,今年明显人群比较单一,多是年青后生。他们曾向卫长汇报过,卫长道只要有过所信,就可进城,毕竟是全国闻名的花神节,都想来看看也是在情理之中。

根据几位守城卫兵的交待,后来事发后他们登记排查过,那些年轻后生却没有出城,他们觉的可疑,已经请示长官搜了好几遍,均未找到。

吴理正陷入了思索,那些人拿的过所信一定有问题,如果认真追究,王同、知县都跑不了,他们现在也正巧被关押。

吴理正打发走那几位守城兵,闭眼皱眉沉思。

正在这时,有人来报,秦、孙两位主事有急事请他回县衙,他只得先放下这棘手的问题,匆匆赶回。

下午到了县衙,走进后院议事厅。秦、孙二位主事见他,忙起身行了个礼,三人已分开几日,寒暄客气一番,秦主事便把昨晚提审郑良的情况细说了一遍,并把冯仵作盖了印章的验尸证明和郑良的画押的供词交给了吴理正审看。

吴理正看完,心里一沉,但他面上装成一派轻松状,笑道:“看来这回人证物证具全了啊,案子有了进展值得庆贺,咱们兄弟几位多日不见,正好天晚了,咱们兄弟晚上一起喝酒解解乏,明日再审如何?”

孙主事笑道:“正该如此”。于是三人回去换了衣服,晚上在附近找了一家小酒肆,边谈边喝,不知不觉喝到了半夜才回了县衙。

却说吴理正早趁二人换衣服的时间,已速速写了一封信,细述了城门提审情况和王同案郑良告发情况,急派人飞鸽传书送到了庆王手中。

庆王高宇泽看到信,与幕僚黄子安商量了许久,然后写了一封回信,加急送回玫城郡。吴理正一大早,就收到了黄子安派人悄悄送来的信,信上只有短短几个字:“弃王、杨,秉公办理即可,速速结案”。

吴理正看完愣了会,看庆王的意思是那城门的责任可一并推到王、杨二人身上。

王同可是王皇后娘家的表侄子,还与庆王关系甚密,就这样说弃就弃了?他心情有些复杂,

不过,这样,,他头疼的问题都能解决了,人证物证已确凿,此案可以迅速结案。

吴理正真是错怪了庆王,弃王同确实是庆王的无奈之举,权宜之计。

王同是他的外祖家远房表弟,关系不错,可此案真查下去,特别是城门过所信一事,会牵扯到两国,若拔出萝卜带出泥,对自己十分不利。

放弃王同,此案可到此为止,还可落个大义灭亲的名头,暗地里再换人代死就是了。

凭他的本事,过个几年,等太子哥哥继位,再翻案就是了。目前也是被动局面下的无奈之举。

提审王同时,他以为会象往常一样例行公事,关健证人张顺已死,小香云也被庆王那边封了口,所以他心情轻松。

没想到秦主事把郑良叫了上来,他当场就傻在那里。

但见那郑良痛哭流涕如实交待了那天的事,并当场又签字画押一遍,甚至咬破指头摁上了血手印。

王同心里后悔没把郑良弄死,悔的肠子都青了。等秦主事递过了印有冯仵作手戳的验尸报告,他慌了。

孙主事又拿出那一箩他和杨通判贪污的证据,他知道自己彻底完了。

根据建业国刑法和官员律例,三人又重拟了新的结案书,王同、杨通判两人贪污、渎职、杀人等一应罪责,建议数罪并罚,判死刑。

玫城知县未及时派员协助救援,降为八品。

林明哲当晚恪守职责,坚守岗位,未徇私舞弊,致三子中二人下落不明,建议朝庭予以嘉奖。

重审后的结案书拟好后,三位司审官各自在结案书上盖上了鲜红的印章,当日就派官差送入京城三司大员手中。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