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会试风波(2 / 2)

温体仁此时正在闭目养神,便顺口答道:“且看其文章吧,至于是否蔑视我等,吴阁老还是不要计较,我大明毕竟急需人才,皇上中兴之主,选才才是大事。何况只是规定了放牌出院的最早时间,却并未规定交卷时间,算不得违规”。

第二场:五言八韵诗,第三场:五经文以及策问,青枫同样是半日时间就提前交卷,当别人还在冥冥苦想的时候,他确是在号房内呼呼大睡。

九天的会试科考结束,青枫没有想到自己因为提前交卷,已经被主考吴宗达戴上了藐视出题考官的帽子,即使考上贡士,在座师印象中已经颇为不佳。而闲下来的日子,青枫自然带着阮二阮三看看这个时代的帝都。

这个时代的效率,一切以皇帝为准,崇祯的效率就是大明的效率,作为勤政的皇帝,下面的臣子一样高效率。三天就完成了几千份试卷的糊名封装、誊写、对读、批阅,并交由副考温体仁取,主考吴宗达批中。

温体仁作为万历二十六年中进士,一路仕途顺畅,然其为人小心谨毖,兢兢自持,既与门户不协,眈眈伺隙,遂绝私交,谢绝情面。崇祯喜好温体仁不党,但是东林党人秉持只要非我同类,必然属于奸佞之辈,于是温体仁自然而然被斥为奸党。

温体仁虽然名声不是很佳,但是在大是大非上还是相当的公平。正是因为如此,本届科考整个过程相对来说非常公平。科考阅卷程序复杂,而且责任到人,并有专人监督。因此,每份朱卷上至少有6个各环节负责人的签印。誊录手、对读生的姓名、籍贯也要留下来,标注在墨卷的末尾,以备查验。

当温体仁看到卓青枫的试卷《大明国士》时,不禁为之惊叹,开篇即破题,大明需要什么样的人,然后立意为这种人能为大明做些什么?转题为国士与大明的关系,最后收题为大明的国士需要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能力。

这篇科考文章,实在不能称之为应试文章,实在是流传千古之文,在八股的局限之内按说不应该有这种文章的,当年苏轼那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已经属于科举史上的神作,然而到了明以后,八股的局限下实在难出佳作。当下,温体仁大悦,随即大笔一挥,在试卷上写下了“取”字。

当这篇文章转到前东林党人,现任内阁大学士,甲戌科主考官吴宗达的手上的时候,初开始观之,也不觉惊叹,但是一看到考生姓名卓青枫,籍贯湖北襄阳,不觉拿起的笔又放了下去。作为吴宗达,他为人和善谨慎,此次科考,复社领袖张溥、杨廷枢、吴伟业等人找寻到吴宗达,请求在水平同等的条件下,给予复社考生一定的优势,让复社之人位置靠前。作为前东林党人和家乡故地名士的请求,一向爱做老好人的吴宗达自然点头答应。

襄阳之地,非复社之人,更有考场半日就交卷藐视考官,吴宗达提起的笔放下后又拿起去,始终犹豫不决,当看到内阁首辅温体仁的“取”字后,终于下笔写了“中”,然后就附上了建议“末位”二字。

最新小说: 再续前世情缘 剑月琴星 诸天:人在三部曲,以杀证至高 星武纪元 重生原始变成兽 太古葬天决 这个邪道功法太好了 审尸官 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 玄幻:诸天最强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