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礼制改革(2 / 2)

五月,南京礼部下文积极引导推进南直隶地区摒弃陋习恶俗、简化民间祭祀礼仪,明确反对裹脚行为,提倡青楼引领时尚,反对陋习,鼓励女子学习。五月的文艺座谈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各地积极响应提高演艺水平、创作水平,鼓励成立戏剧、歌曲、舞蹈、曲艺等专门性的团体。

相对于南直隶轰轰烈烈的礼制改革,北京的崇祯皇帝却毫无心情。他心情不佳,满脑子都是为钱发愁,好像他天生就欠了别人一屁股债务。有时候,真想和青枫一样抄几个大户,解决一下眼下的难题,可是周围的大户不是皇亲国戚就是重臣元老,实在难以下手。

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二日,浙江、江西、湖广布政使姚永济、朱之臣、曾道唯,苏州知府陈洪谧,扬州知府韩文镜,淮安知府周光夏,各逋赋,夺官视事,勒限完复。

崇祯十年(1637)正月十六日,工部尚书刘遵宪,为了加强对清兵的防御而培筑京城,上加派输纳事例;兵部尚书杨嗣昌关于对李自成和张献忠流寇实行重点清剿,需要追加兵饷一百七十三万两;新任户部尚书程国祥呈报崇祯九年赋税合计亏空三百二十一万两,崇祯十年由于西北、河南、湖广、南直隶各地灾荒,减免税赋和盐课、茶课、丝课等金花银预计亏空四百七十万两,大明财政趋向破产的边缘。

每到新年过后的这几天,崇祯皇帝总是愁眉苦脸,自己的祖宗们从来不用考虑,只要尽情的玩耍快活,而自己却要面对一群前来要钱的大臣,如今亏空是越来越大,各种非消费性开销只增不减,靠省吃俭用已经无法弥补这个大窟窿。

明朝廷的经济已经陷入了恶性循环,天灾人祸,大明的土地被严重兼并,人口锐减,兵灾不断,能够上缴的在减少,需要支出的无休止的增加。

虽然去年南直隶礼部足额上缴了一百万两,然而免了卓青枫工部尚书后,南直隶工部上缴的额度只有十三万两,追缴的茶税丝税也仅有八万两。新开的市舶司收缴的关税竟然只够正常运转,也不知道户部是如何办差的,因此崇祯免了侯恂的户部尚书,改为了程国祥新任。

缺钱啊,崇祯狠狠的拍着脑袋,自己的皇后衣服破了都是补补继续穿,世上有哪位皇帝皇后是这样生活。内帑的钱还是不能拿出,这些皇亲国戚比朕还有钱。

据锦衣卫密报,自己的国丈田畹田产万亩,房间数百,私银估计三百多万两。还有那洛阳的福王家产上千万两,可以说是大明最富的藩王,已经远远超过了朕。

“哎,看来还是要接受杨嗣昌的建议啊!”崇祯无奈的自言自语。

崇祯十年1637年)明政府准备增兵增饷,镇压李自成、张献忠反贼。“户部苦于无饷,杨嗣昌建议,每条银一两,加银三分,名因粮就饷。共加赋二百万,以济军需。有诏暂累吾民加派一年,除此心腹大患等语。”

经过不断的抉择,最终崇祯同意了杨嗣昌的要求。下令全国,照旧粮额每亩加征米6合,每石折征银8钱。后又亩加银1分4厘9丝,以一年为期,名为剿饷。共征赋银达330万两。一年以后,由于农民军声势更大,不仅剿饷加派没有取消,兵部提议还准备加征练饷。

最新小说: 再续前世情缘 剑月琴星 诸天:人在三部曲,以杀证至高 星武纪元 重生原始变成兽 太古葬天决 这个邪道功法太好了 审尸官 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 玄幻:诸天最强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