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来反攻(1 / 2)

 陈惟中这句话说得再好听,听的人也不可能高兴。</p>

钱谦益冷笑一声,道:“即使仕途坎坷,老夫一心报国,从未向阉党权奸妥协过。”</p>

他这一句话,说的既是当年作为东林魁首被阉党排挤才被罢官,又仿佛是在讥讽陈惟中投靠“权奸”。</p>

陈惟中苦笑不已。</p>

他不能说“晋王已经拿到你寄出去的秘信,你完蛋”了。</p>

这是机密大事。</p>

他只好斟酌着,又劝道:“钱公当知道,朝廷马上要在江南推行新政了。别的条例且不提,只说废除科举这一条,就会把钱公置于火上烤。你若是不尽早隐退,到时江南士林逼也要逼着你出面与朝廷争斗……”</p>

“你现在知道担心了?”钱谦益反问道:“你不择手段追缴积欠之时,怎么就没想到江南会民怨沸腾?!”</p>

“民怨沸腾?钱公何出此言?”陈惟中道:“追缴积欠,为的是均衡税制,使贫者不必多缴,富者补上应缴之数……”</p>

“竖子胡言!”</p>

钱谦益已然激奋不已,抬手一指陈惟中,骂道:“你竭尽催逼征收,手段酷烈,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民脂民膏搜刮殆尽,却还妄言贫者不必多缴?能交得起为何有积欠?”</p>

“有权贿赂官吏才有积……”</p>

“你等欺世灭祖,公然破千年之规矩,置列圣之仁政于不顾,罪行发指,民情沸腾!读书之人本为家国之栋梁,你等任意欺践,辱尽斯文,毁尽体面!专制之政,令人毛骨悚然!”</p>

“钱公……”</p>

“住嘴!别人怕你,我不怕你!我一生读圣贤书,当此千年规矩与仁政将摧之际若不出头,何时再出头?你休要再多说一句,我钱谦益宁死,也不迂从于你等之酷烈暴政。”</p>

……</p>

钱谦益不相信陈惟中是好心好意来提醒自己。</p>

在他看来,陈惟中心里一定是巴不得自己早点死,只不过因为自己名望显著,不敢动手而已。</p>

至于今日对方邀自己出来聊天,钱谦益认为……这是一个试探。</p>

王笑让陈惟中主持推行新政,陈惟中心里有顾虑,不敢冒然推行,先试探江南士绅的态度,这才有了今日邀约。</p>

对,一定是这样。</p>

钱谦益于是认为,这种时候一点都不能服软,一定要摆明态度。</p>

他要把江南士绅、文坛士人的坚决立场表现出来,也许陈惟中甚至王笑都会退缩。</p>

因此,他显得极是强势,一席话说完,袖子一拂,转身就走。</p>

——哼,今日且让你知道,千年圣训不可轻改,来日郑芝龙收复南京,让你等知道什么叫民心所向,倒行逆行必遭天诛……</p>

~~</p>

这一天相见之后,钱谦益愈发讨厌起陈惟中。</p>

当然,他不会去安排人杀了陈惟中。</p>

这不是他这种声望显著的士林领袖能干出来的事。</p>

以他的声望,做事向来讲究事半功倍。</p>

比如,钱谦益拥立隆昌帝,不过只是表个态,但郑元化就得给他一个尚书的位置;</p>

他支持郑芝龙,所做的就是写几封信而已。但只要郑芝龙功成,他就是第一大功臣。</p>

这就是声望的力量,做点小举动,便有大收获。</p>

至于真做些什么事,比如像温容修那样组织刺客去刺杀王笑,钱谦益不做这样的事,因为费心费力,还要担着大风险,那叫事倍功半。</p>

一样的道理,若是真对陈惟中做些什么事,平白坏了自己的名声,却不能得到什么好处,钱谦益不屑为之。</p>

他更关注的还是南方的情报。</p>

等郑芝龙成事,他将成为南楚的第一文臣,到时,陈惟中就只是他脚下的一个失败者。</p>

终于,十月十五日消息传来,说是郑芝龙已在十月初迎奉隆昌皇帝,誓师出征,率水陆大军北伐,欲意收复南京……</p>

钱谦益得知此事,狂喜不已。</p>

等到到十一月,又有消息传来,说郑芝龙水师已到舟山。</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