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州制霸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

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2 / 2)

阎忠说道:“属下认为,主公若想震慑朝廷,此事易耳!主公只需去书一封,言明朝廷如若不放人的话,出兵攻打长安,潼关,甚至雒阳,然后主公可命西凉军在西凉和关的‘交’界处来一场军事演习,或可命一将领兵在关盆地边缘的城池时时游弋,让朝廷感受到大战将至,压力巨大,如此,属下料定,朝廷不出五日必然会再与主公联系,言可放回太公等人,但要求主公从关边境退兵云云。不然,主公轻举妄动,冲撞了朝廷,这会彻底‘激’怒朝廷,反而让朝廷集聚起与我西凉对抗的勇气,如此一来,不说主公的霸业容易受阻,由于朝廷有了破釜沉舟,拼死一战的勇气,太公等人质很危险了!事关重大,万望主公三思啊!”

阎忠说完,王国、司马直、姜迥、孔昱、庞羲、马均、陈翔、张检、傅變、糜竺、甄尧等太守和官商都出来,表示赞成阎忠的方案。

说实话,阎忠的方案确实十分可行和‘诱’人,连刘范都差点头了。但刘范没有。刘范琢磨出了这些人的心思。述反对出兵刺‘激’朝廷的太守,大多是凉州的本地人,他们之所以反对出兵作战,其实是因为害怕万一朝廷突然生出胆子来了,和刘范一番大战,到时候战‘乱’重来,又要‘波’及刚刚得到一些生息的凉州百姓,害怕万一,哪怕是万一,朝廷的官兵攻进了凉州,又要对凉州课以重税。虽然这种情形现在看起来十分不现实,但战争往往都是瞬息万变的,说不得会生出什么样的祸端来。所以,生在凉州的太守们都不愿意让祸水再伤及凉州。

而其他的太守和官商,其实也都是些没有远见的士大夫,普遍对朝廷有些许的敬畏之心。这倒不是说是因为他们害怕的朝廷的实力,是因为那毕竟还是个朝廷,天下正朔。冒犯朝廷,在他们看来已经是‘挺’过分,这要是和朝廷刀兵相见,岂不是意图弑君,意图谋反这样大逆不道的罪过?!所以,在忠君爱国思想根深蒂固的他们看来,即使是朝廷威胁到了他们,他们也是不愿意主动出手的。

而阎忠的方案正好在客观满足了这些士大夫的幻想,首先,阎忠的方案很温和,虽然也有军事行为,但也是很轻微的,还不至于刺‘激’到朝廷的神经;其次,阎忠方案也是尽力保全了央朝廷的威严,等事情结束后,可以坡下驴的朝廷也不会过多的招惹西凉,也不会把矛头对准他们,这些最注重清名的士大夫;最后,阎忠方案也适当有强硬的一部分,可以对朝廷形成一定的压力,这样,救回人质有希望了。阎忠方案,对于士大夫来说是两全其美,既能救人,又不会过多的损害自己的名声。所以,士大夫竞相同意。

刘范想清楚了这些,不免对士大夫官僚主义失望不已。士大夫在盛世或许能成为治世能臣,但在‘乱’世时,士大夫始终是妥协最快的一批人,也是俗称的汉‘奸’。如明朝,清兵入关后,明朝大部分的士大夫都投降了清朝统治者。多么深刻的儒家思想也没有让他们稍稍有些矜持和收敛。

反而是这些整天叫嚣着要以身报国的伪君子,在多尔衮等人提出来,要明人全都削发为金钱鼠尾,以钱谦益为首的江南士大夫首先同意,甚至钱谦益还说自己的头皮其实已经痒了好久,早想剃头爽快爽快了。剃头风‘潮’很快席卷人士大夫的圈子,反而是那些个不如人们有化的平民百姓揭竿而起,为自己的头发,敢于和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军队——满洲铁骑相对抗。这还真是一个讽刺。即使是到了民国,士大夫还是这副‘尿’‘性’。如汪‘精’卫、周佛海等知识分子,为倭寇卖命时,根本没有一点犹疑。

如此看来,有太多的化,反而也不是什么好事。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