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州制霸 > 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

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2 / 2)

刘范说道:“在下有一言,大人静听:大忠似‘奸’,大伪似忠。古往今来,莫不如此。现在朝廷都以为,在下是十足的‘奸’臣,而认为董卓和贾龙是忠臣,迟早会酿成大祸。让吾等回想一下,董卓和贾龙此二人是如何崛起。首先,他们都是和在下一样,都是依靠军功崛起的。董卓驱逐匈奴人,贾龙平定黄巾‘乱’。这本来并无差错。

而在取得军功之前,他们的官职都很低下,董卓原是家父的部下,一员五官郎将;贾龙只是益州的一个校尉。在一个人人微言轻时,当然不会产生什么野心。但是,人心总是会变的。一旦男人有钱了,自然会变坏。同样的,一切的一切,都在他们取得军功,担任高官后不一样了。”

杨彪听着刘范,越来越觉得他的话不像是危言耸听,倒像是真的了。刘范补充道:“董卓在率军离开洛阳后,他做了什么来着?他先是放纵所率士兵抢掠并州的百姓,然后还瞒着朝廷,趁着流民众多,强抢民壮,扩大军队。当时朝廷为了击退匈奴人,所以顾全大局,没有对董卓下手。等董卓终于扩大了足够多的军队,终于击退了匈奴人,朝廷又传诏命令董卓回到洛阳。但董卓是怎么做的?”

作为朝廷的心腹,杨彪岂会不知道当时董卓的所作所为?田丰看见杨彪已经不再是一脸的玩味,而是低下头在静静沉思,知道杨彪钩了。刘范趁热打铁,说道:“董卓居然敢抗旨不遵,留在并州不走了!当时朝廷为了稳住他,不让他率军叛变,他又贿赂了大将军何进。所以朝廷没有办法,只好顺便把他封为并州牧。

现在看来,这一招真是‘成效显著’啊。董卓自从当并州牧,‘私’自扩军更加肆无忌惮。加之他有防御黑山军这等无懈可击的借口,朝廷也不能阻拦他越来越强。据锦衣卫的可靠情报,现在董卓已经拥兵四十万了。并州因为有他在,已经成为一把悬在洛阳头的剑。在下距离司隶,尚且还隔着一个关。并州呢?可不是在司隶部的头吗?”

四十万兵,刘范想都不敢想,更别说董卓了。之所以这么说,其实刘范也是在吓唬杨彪。但刘范说的大部分都是实话,也不怕杨彪不信。杨彪又不傻,故而越想越觉得可怕。要是董卓也学刘范以下犯,那朝廷岂不是危若累卵?想着想着,杨彪的额头,居然渗出了细密的汗水。

刘范又说道:“董卓这边已经是张开了血盆大口,等着天下发生重大变故,然后伺机而动。而贾龙这边,也已经准备绪。在在下看来,贾龙董卓更为危险。贾龙本来不过一校尉,取得军功之后,一跃而起,升为刺史。可他当了刺史以后是怎么报答朝廷的知遇之恩的呢?原本依据我朝祖宗法令,为官者不能在家乡所在的州郡任职。朝廷宣诏他进京任职,他却借口汉栈道年老失修,而停留在成都。

贾龙所出的贾家,是益州本地最为强势的大族。刚刚平定黄巾之‘乱’的朝廷又没有办法,只好违背祖宗法律,把贾龙封为益州刺史。任以后,他先是迫害益州有能力与贾家争权夺利的世家大族,张家和甘家,原本也是显赫的世家。经过他的打压,张家只有张松留在公职,甘家家破人亡,其少主甘宁更是被追杀到不知所踪。这两家都如此,其他势力弱小的世家的遭遇也不言而喻了。”

杨彪家和皇甫嵩家,是关世家的佼佼者;蔡邕家和袁绍家,以及月旦评的开创者许邵家,是豫州世家的领头羊;曹‘操’家,夏侯渊家以及曾经资助过曹‘操’起家的卫家,是兖州世家的话事人;甄尧家和辛评家,是冀州世家的领军人物;陈登家和曹豹家以及糜竺家,是徐州世家的台柱子;孙权家和以后才有的顾陆朱张四家,是扬州世家的栋梁;蔡瑁家和蒯越家,在荆州世家一枝独秀;士夑家,在‘交’州世家首屈一指;公孙度家,在幽州世家说一不二;孔融家,在青州世家享誉最高;王允家和卫仲道家,在并州世家鹤立‘鸡’群。

一般情况下,世家们实力相当,大家一起联合起来;但是有一个世家实力超过其他人的时候,那个世家为了掌权,一定会对其他势力弱小的世家下手。但没有十全把握的时候,谁也不敢‘乱’动。因为很多世家都是根深蒂固,历史悠久,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不那么好对付。贾龙如此造次,看来野心昭然若揭。杨彪的身份除了朝廷里的太尉,也是杨家的家主。他知道贾龙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刘范说道:“清除世家,排除异己,这是贾龙在益州内部所做的努力。除了这些,他还有对外的对策。贾龙本来是领兵打仗的校尉,所以他任之后立即着手扩军。他还把益州军的主力部署在汉郡,其战略意图不外乎和董卓一样,等着天下‘乱’起,他好‘插’手争利。”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