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州制霸 > 第四百二十一章 称王大典

第四百二十一章 称王大典(2 / 2)

看到刘范在卢植和蔡邕的扶持之下,缓缓登高台,刘焉看着身穿九章纹服的刘范,‘激’动得双眼浑浊,双眼噙满热泪。尤其是看着刘范身光彩夺目的玄‘色’九章纹服,象征着一方王者之荣耀,刘焉愈发高兴。刘焉无疑是对皇位抱有非分之想的,但如今看来,他距离称帝还十分遥远。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长子称王,刘焉还是十分的欣慰。只要刘范称了王,日后必定会称帝。刘范称帝,刘必然会追封他为皇帝。如此,刘焉刘心满意足了。

卢植和蔡邕一同将刘范扶持到刘焉面前,立即退下,下了高台,站在原位。刘焉和刘范双目相对,出于仪式而未曾发一言,但彼此都能体察到彼此的‘激’动之情。高台之,设了香案,并以太牢和少牢祭祀着三个牌位,是江夏刘氏的列祖列宗。除了牌位之外,还陈列着七个鼎。

其实自从秦朝之后,皇族和贵族用鼎制度已经消亡。九鼎不再是象征天下皇权,而是换成了传国‘玉’玺。但传国‘玉’玺又在刘宏手。为了显示出刘范称王的正统‘性’,于是刘焉命马钧之官营工厂为刘范铸造了七个鼎,每个鼎皆是三个虎足,三足鼎立;纹饰‘精’美,有饕餮纹、云龙纹、夔龙纹等,在鼎之还以金篆刻着铭,纪念刘范称王之盛事。

除了象征王爵的七鼎外,刘焉另外命马钧为刘范篆刻了王者之玺和王者行玺。这也是为了彰显刘范称王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刘宏手握传国‘玉’玺,以荆山璞‘玉’雕刻而成‘玉’璧,后来方才篆刻为‘玉’玺。传国‘玉’玺十分硕大,约有一‘女’子之首级大小,也是十分的笨重。传国‘玉’玺在新莽时期遭遇了浩劫。当时,王莽命其弟王舜去取传国‘玉’玺。太后王政君当时拿着‘玉’玺,才发现王莽这个侄子的狼子野心。于是大骂王莽和王舜是汉家的叛贼。王舜被姑姑这么痛骂,十分地心虚屈辱,推说是借‘玉’玺。太后又是大骂,一怒之下,为了防止传国‘玉’玺落入王莽手,于是奋力将传国‘玉’玺摔在地。结果传国‘玉’玺太过结实,太后力气可能也不大,所以只摔了一个角。王舜连忙捡起‘玉’玺,‘交’给王莽。王莽让金匠用黄金将缺角补,反而使传国‘玉’玺更显得具有残缺美的艺术气息。

刘范之玺,以和田羊脂‘玉’篆刻而成,虽然王者之玺和王者行玺都不如传国‘玉’玺那般巨大,但胜在‘玉’质高过传国‘玉’玺一筹。传国‘玉’玺由李斯篆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为了对应传国‘玉’玺,马钧在王者之玺篆刻了“天以王授,万岁未央”;王者行玺不如王者之玺重要,于是只是篆刻着“凉王行玺”四个字。王者之玺大如三拳,只有传国‘玉’玺的一半大;王者行玺只有两拳大。但之传国‘玉’玺,羊脂白‘玉’更显珍贵。也是因为羊脂‘玉’太过珍贵稀少,所以只能篆刻得如此大。王者之玺,镌刻着一条蟠龙;王者行玺镌刻着一只夔龙。同样的,刘焉也有自己公爵的玺印。

刘范看着眼前的七鼎双玺,‘激’动的心情无以复加。刘焉使刘范跪在祖宗牌位之下,祭天祭地祭祖宗,献太牢和少牢,人群看到后,纷纷噤声。然后,刘焉将蔡邕书写的称王之书宣读,并将王者之玺和王者行玺一同代天赐给刘范。从刘范一手持着一个玺印那一刻起,刘范是凉王了!

接过了玺印和称王之书后,刘范从地站了起来,转身面向高台之下的人群。刘范走到高台边际,举起凉王之玺朝人群示意。人群看到之后,齐齐下跪,如同大海翻起骇‘浪’一般,又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一时之间,近百万人皆拜倒在刘范之下。看着一望无际人山人海,刘范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激’动之情,无以复加。从今天起,他是西北之地的王!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