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西州制霸 > 第七百四十章 宫名大明

第七百四十章 宫名大明(2 / 2)

刘范等人都饶有兴致地看着当世两个大儒互怼,图个新鲜。

但看够了,刘范也得赶紧阻止,要不然两个大儒吵架一事,传扬出去,那可就笑话大了。

刘范高声道:“谁告诉孤,这大明篇是何诗篇,有何含义,谁就是当世第一大儒!”

一听这个,蔡邕眼疾手快,立马伸出手捂住卢植的嘴,嘴皮子飞快地说:“这大明篇,先写王季受天命、娶太任、生文王,再写文王娶太姒、生武王,最后写到武王在姜太公辅佐下一举灭殷的史实,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既有情势的烘托,也有景象的渲染,有详有略,前后呼应,是诗经中绝妙的好……”

蔡邕还没说完,卢植尽力挣扎,也用手捂住蔡邕的嘴,对刘范飞快地说:“释意为:“文王有明德,故天复命武王也。文王,武王相承,其明德日以广大,故曰大明。”大明宫如同未央宫之名也出自一样,都是以周王的勤政贤明作为榜样的一种自我的鞭策。徒儿你既然有英雄之志,若用‘大明’为名,天下人必定会知晓徒儿你心怀天下啊!”

卢植刚说完,蔡邕又反手捂住了卢植的嘴,高喊道:“见日之光,天下大明!贤婿你若是用‘大明’二字,这就昭示着将来你会如日光一般,大明天下!”

刘范一方面是为两位大儒的学识所震撼,没想到这简单不过的“大明”二字,还凝结着如此之多的历史和美好的寓意;另一方面是看呆了,两个大儒居然为了这个争风吃醋,你捂住我的嘴,我捂住你的嘴,然后慢慢地就变成推搡和纠缠。

“蔡老头,你耍赖!”

“老夫就耍赖了,怎么着!”

刘范无语不已,众人则是在一旁看热闹,嬉笑声充斥着整个政事堂。刘范没得办法,赶紧让马超和赵云把两个大儒给分开了。

马超和赵云力气不是一般地大,就像大人拎小孩一样,把两个年纪六七十的大儒给各自抱开了。两人被抱着拉着分开时,还各自朝对方挥拳头踢腿呢。

见众人还在笑话这两个老顽童,刘范轻咳两声,众人方才稍微掩饰了些笑声。

刘范说:“既然咱们大凉最著名的两名大儒,都这么推崇‘大明’二字,本身这二字也是孤首先提出的,那就定下来了,宫名为‘大明宫’。”

“主公英明。”

刘范道:“还有,新得的康州和夏州移民圈地开发一事,准备得如何?”

中书令贾诩出列,道:“禀主公,自从兵部慷慨解囊之后,中书省已经联合尚书省和户部,把百姓迁徙所需的战马给准备好了。除此之外,百姓迁徙途中所需的粮草、马车,也都备好,就等着分发给百姓了。”

刘范说:“那还等什么?何不趁早把马匹分发下去,推动康州和夏州早日开发和稳固?”

侍中田丰道:“主公,属下研究了一番我大凉现状认为,民屯户和军屯户之间,差距过于悬殊。起初实行军屯和民屯时,军屯就要求家中男丁较多,方能参与;民屯者,大多是家中男丁稀少,或有鳏寡孤独,或有老弱病残。本来在起初,军屯户和民屯户都比较贫苦,但随着屯田的开展,军屯户因为占田更广却赋税更低,还能领取不菲的军饷,因此在短短两三年之内迅速变得殷实起来。而民屯户,本来就力量薄弱,因政策所致,占田更少而赋税较军屯户更重一些,因此虽然也变得殷实,但却远远不如军屯户,大多也只是做到衣食无忧,不能如军屯户般有余力置办产业。”

刘范听了田丰的话,心里有些自责。因为当初屯田制是他一手制定的,他当初考虑到那些家中男丁更多的民户,有更多的力量,也就能开垦更多的田亩,若用军屯,还能把西凉大多数男丁同西凉军捆绑起来,壮大西凉的军事实力,此乃一举两得。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