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由我而校 > 第0046章 正旦大朝

第0046章 正旦大朝(2 / 2)

“老奴听陛下吩咐。小王爷,您坐稳了,老奴要拉车了。”

只见魏进忠拉着冰车奋力地奔跑,车上的乘客朱由检兴奋地大叫。皇妹们见状也纷纷要求乘坐冰车,一时间宽阔的冰面上热闹非凡。

宫中已经挂上门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画,至次年二月初三日撤下。乾清宫前设万寿灯十六盏,其余大小灯一百二十八盏,乾清门安灯五盏,日精、月华二门各安灯一盏,两廊檐回廊挂灯一百二十盏,栏板挂灯一百九十四盏,宫中甬道东西两廊设五色羊角灯,至二月初三日撤灯。

玩完了滑冰,皇帝带着这些血亲去赏花灯,总之,这一天下来没有个闲着的时候。

元旦这一天,不光是皇帝忙,文武官员和小老百姓也忙。当时有谚语曰:“老人回头,不觉重添一岁;孩童拍手,喜得又遇新年。”可见过年期间老少欢娱情景。

在京城的大街上,伴随着朝野上下,如击浪轰雷般的迎新爆竹声,是卖瓜子的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击冰盏声、卖合菜细粉声,热闹非凡。人们献椒盘,饫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

清晨迎来新年后,明代北京人出去贺年、拜年。顺序是先家内,后家外。早晨起来由这个家族的大家长率家人,拜天地、祖先,给上辈祝寿,然后互拜。并由三牲熟食祭祀,纸钱供于祖先牌位前。然后打扮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

头上戴“闹嚷嚷”,人们用乌金纸作飞蛾、蝴蝶、蚂蚱之形状,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男女老幼各戴一枝于首中,富贵者有插满头的。

这是一种见面拜年的形式,另一种拜年是望门投帖。一些朝官往来,讲求形式,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帖;又不下门,或不至其门,令人送门贴者。有的官员家里没有仆人收帖,新年时就在门上粘一个红纸袋,写上“接福”二字用来收帖。

正旦大朝以后,文武百官各回各家,各自走遏亲友。亲者登堂,疏者投帖。最热闹的莫过于内阁首辅孙承宗的家门前,道路人员往来交错,真有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之盛。有人欢喜有人愁,孙承宗身为枢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然有大批的官员来恭维讨好。而刑部尚书黄克缵就惨了,今年没有一个官员来拜访他或者是送帖子。

因为刑部今年杀人太多,杀气太盛。官员们集体对黄克缵避而远之。黄克缵自己不是那种积极结党的官员,如此一来倒落得一个清净。

举国欢庆的同时,河南开封府祥符县的张大户一家却觉得这个年很难过。

张大户名叫张国纪,他中年丧偶,有一长女名叫张嫣。他的女儿张嫣从小时候就纯洁娴静,笑不露齿。七岁的时候,茹苦耐劳,洒扫庭院,洗衣做饭,样样都会。没事的时候,独处一室,习做女红,阅览书史。到了十六岁,张嫣生得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身材窈窕,异样风流,峨眉风眼,杏脸桃腮。玉骨冰肌,挥云而揭雪;花容月貌,倾国以倾城。莲步轻移,恍如飞燕正舞;兰室静坐,疑是仙姬之居。又且书骛刺民,美艳非常,出落一个好女儿。

张国纪见女儿生得人物齐整,不肯配个平常之人,必要拣个读书君子,方才配媳。这是张国纪心中之意,因女儿年纪尚小,犹在娇爱,决不肯早早许配与人。就是那媒人替一些大户子弟说媒之时,亦曾五次三番说合,张国纪都没有答应。

今天当地的县令已经得知皇上要在全国选秀女充实后宫,他先把张国纪的女儿张嫣的名字报上去了,然后才派衙役通知的张国纪。作为父亲的张国纪听说了以后,先是大怒,再是大忧。心里百转千回,不知道如何跟女儿讲。

自古以来,后宫争宠,常常闹得乌烟瘴气。皇上就那么一个,可是在册的皇后嫔妃少则几十,多则上百,还有数以千计的宫娥彩女,一个个冰清玉洁,国色天香。这么多的粉黛佳人,皇上哪里照顾的过来?

于是,需要温存、需要体贴的这些年轻女人们,便在那重门深禁之中,为了讨得皇上的欢心与宠爱,不惜费尽心机,置对手于死地。这脂粉国的战争,其残酷程度并不亚于大老爷们儿设计的战阵。

紫禁城在岁月更替的春花秋月中,该有多少红粉佳人,变成永不能瞑目的冤魂。别的不说,就说嘉靖皇帝,一日躺在爱妃曹端妃的被窝里,曹端妃身边的宫婢杨全英闯进来,用一根丝带勒住了他的脖子。亏得方皇后赶来救驾,才侥幸免于一死。嘉靖皇帝惊魂甫定,听说方皇后已传旨把杨全英连同曹端妃一块杀了。嘉靖皇帝明知道这事与心爱的曹端妃没有牵连,但方皇后自恃救驾之功,捎带着除掉了自己的情敌,叫他有口难言。

嘉靖皇爷的这件事传遍了大江南北,各地的戏院都把此事搬上舞台,同人小说也风靡一时,张国纪也就由此知道了宫廷的血雨腥风。

可是县令已经把女儿的名字报给了朝廷,不去就是欺君之罪。怀着惊惧不安,张国纪把选秀的事告诉了女儿,女儿听完沉默了很久。张嫣熟读经史,很有主见。但是遇到这样的大事,张嫣也只能说:

“大事已定,女儿也只能听天命了。只是可惜不能继续孝敬爹爹了。”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