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三十六章 underground

第三十六章 underground(2 / 2)

华盛顿的达官们与华尔街的显贵们互为利用,官商一体使政府的土地政策更有利于土地投机。

1800年美国出售的公共土地只有6.8万英亩,到了1818年增加到了349.1万亩,一下子激增了50多倍,到了1819年经融危机爆发,第一次土地投机高潮结束。

1830年开始,由于西进运动和门罗主义,大批欧洲移民来到西部,第二次土地投机开始了,基础建设的狂热和对投机的放任行为,土地价格暴涨的同时交易量也在增加,铸币已经来不及了,需要纸币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印刷术不仅可以印刷书籍,还能印刷纸钞,但杰克逊总统不是一个喜欢纸钞的人,一美元纸币正面印的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反面印的是美国国徽,纸币材料是由75%棉花和25%亚麻混和而成的。

每个美国的爱国者和政客很难承认自己贸易和经济还是依靠战败的对手英国。

英国储备银行有个规律,当粮食丰收的时候,黄金不用买粮食进口,贷款相对容易。当粮食歉收不得不进口粮食的时候,英国银行会对黄金充满保护欲,贷款会非常困难。美国土地投机客不只是美国人,英国人也有,1833年的时候美国对英国的负债只有1.1亿,到了1833年则有2.2亿,英国流入美国的资金已经超过了联邦政府存在州立银行的现金总量。

这种问题不是靠印钱就能解决的,黄金储备没变,这个问题一直到1848年加州发现金矿,淘金热开始才得以解决。

和喜欢拒绝人,通过拒绝接受它认为经营不善的银行的票据,来维护它自身稳定的第二合众国银行相比,人们更喜欢信贷宽松、要求不严格的州立银行。

许多州银行立法很仓促,很多州立银行在运营中存在很多隐患,杰克逊当选为美国总统,他认为第二合众国银行的信贷问题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杰克逊决定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作为毁掉合众国银行的策略的一部分,杰克逊从该银行撤出了政府存款,转而存放在州立银行。

与此同时,美国又颁布实施了自由银行法。自由银行法允许最低资本金为10万美元的任何人都可以建立银行,没有任何其他的要求;并且各州的申请手续也已大大简化。银行如雨后春笋般而起,而草率地创办银行导致诈骗猖獗,银行业务品质低劣。

因为增加了存款基础,不重视授信政策的州立银行可以发行更多的银行券,并以房地产作担保发放了更多的贷款,而房地产是所有投资中最缺乏流动性的一种。1836年,英国粮食减产,这一年的天气又湿又冷,不适合小麦生长,不过因为前面几年丰收,还不至于到要购买粮食进口的地步,麻烦的是此时是此刻议会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的帕麦斯顿阁下的天下。

帕麦斯顿设法把“泰晤士报”的某些有影响的人物拉到内阁中来担任次要的职位,并且把另一些人接纳到自己的社交圈子里,予以安慰。从这个时候起,“泰晤士报”在不列颠帝国对外政策方面的活动就完全是为了制造符合于帕麦斯顿勋爵的对外政策的舆论。“泰晤士报”必须为帕麦斯顿勋爵想做的事准备舆论,并且强使舆论赞同他已经做的事。

在讨论美国问题时,该报竭尽全力使英国人和美国人互相反对。不过它这样做既不是由于同情英国的棉纺织业巨头,也不是由于关心英国的任何现实利益或可能的利益。

他爱军舰,尤其是爱能打到东方去的军舰,印花税是1712年英国实施的一种对报纸的征税,目的是增加国家收入以及与反对派报刊作斗争。印花税使报纸成本猛涨,限制了报纸的传播,使得广大群众读不起报,1836年议会降低印花税,于是读报变得便宜了。

1839年英国议会发表了一本蓝皮书,内载关于英国—波斯和英国—阿富汗的关系的外交文件,其中包括英国在喀布尔的代表亚·白恩士的有关英国—阿富汗战争的信件。这些信件是被外交部别有用心地挑选和伪造过的,目的是掩盖英国在发动战争方面所起的挑拨作用。

1836年中国开始讨论禁烟问题。

也是在那一年印度和中国协会成立,聚集了109家与侵略印度和中国有关的大公司,包括进出口贸易、航运、金融等各界巨头。该协会经常与英国政府各部门,特别是外交部保持联系,提供书面或口头情报,督促英国政府加紧侵略中国。

英国的资金停止贷款宽松政策,杰克逊应对土地投机的做法是将投机活动拦腰截断。他将《铸币流通令》作为一个行政命令签署,要求除极个别情况外,以后购买土地都必须用金币或银币支付。

资金链断了,大量土地投机者发现自己手里土地持有量根本承受不了,1836年秋末泡沫破裂,公共土地投机全面停滞,伊利诺伊州的土地曾经每亩10美元,后来跌到3美元,美国金融机构变得摇摇欲坠。

很多英国投资人的利益受损,这个时候拯救美国的只有英国,继续使用宽松政策。

很多报纸谴责英国银行的保护措施,但泰晤士报没有发声,他们是丘比特阁下的“奴隶”,他们给的理由也很好,从1836年开始英国粮食一直歉收,1839年小麦价格高出了80%,平民饭都快吃不起了还买什么衣服,很多英国纺织厂不得不减产,这也导致棉花的需求量变少,从每磅15美分降到10美分。

当有利可图的时候,英美一起热闹,无利可图的时候各走各路,如同翻了脸的夫妻,听着对方名字脸就拉得老长。

除了断崖下跌的地价,美国还有大量卖不出去的棉花,英国银行的货币储备从900万英镑降到了300万,但他们还是不动黄金储备,反而从法国银行贷款。

在战争机器全面开动的时候,一切民生问题都可以无视,正巧这时虎门销烟的消息传来,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了。

国家荣誉感会影响人们对复杂问题的理解,伟大的日不落帝国打败了满清,那些运来的白银解决了英国的资金压力,至于美国则工农业全面停滞,银行停止了现金支付,州政府开始赖账了。

政府怎么可能赖账?政府当然可以赖账,一直到南北战争林肯签署宅地法,土地投机才结束了。

在此之前因为淘金热,西进运动又开始了,土地又一次开始出现投机。

一般来说资本家修铁路是在厂建好之后,美国是反着来的,所有人都知道有铁路经过的地方土地肯定会增值,美国修铁路是对着金矿去的,这一次投机商抢购的是铁路沿线的土地,可铁路的路线怎么决定呢?

一速度,当时是两家公司比赛谁修路修得快。

二地形,每一次交通运输升级就意味着一次农业大开放,原先荒芜的土地都会变成有价值的农田,农产品因为体积和易腐的特性,因此只有铁路沿线的土地才会作为农业用地,偏偏农业需要用水,西部又都是沙漠,就需要修建运河来灌溉。

美国的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西部山区,这里有许多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气候干旱;在中央大平原的西部,由于位于西风的背风坡,又离东部的大洋较远,降水较少。干旱的气候,使农业生产离不开灌溉;草场资源比较丰富,是美国主要的畜牧业区。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美国中央大平原,平原适合农业机械化,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西部农业开发者,除制定了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政策外,还陆续颁发了《沙漠土地法》、《鼓励西部植树法》等法律。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明确了只要在西部地区植树、种草或修筑灌溉沟渠达到一定面积和一定时间,就可以免费或低价获得一定面积的土地。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土地开垦和农业的发展,一些大农场主开始出现了。

他们不需要“提桶”,可以雇佣人来干活,他们也经历过垦荒,可是他们修好了自己的“管道”,老了不需要再继续弯腰驼背劳动了。

赫夫帕夫的学生要照顾植物,还要耕耘土地,除掉肉食鼻涕虫,但这一点不妨碍他们学其他知识。

韭菜多了看起来就和草原一样,农场主开动机器收割,很快倒一片。

奇怪的是韭菜喜欢高昂着头,一直往上看着天空,农民则是弯腰驼背,低头看着大地。

到底谁活得更没人样呢?

最新小说: 新江奇缘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