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晴也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身为家庭主妇的她,有空自然要把烧饭的事情做好啊,家里两个婆婆,一个大伯,都是长辈。
一顿合格的晌午饭就是要让桌上吃饭的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
嗯,先去婆婆拓跋娴屋里问问她晌午想吃点啥吧。
拓跋娴的屋子里,杨若晴进来的时候,发现拓跋娴并不在屋里。
婆婆这是上哪去了啊?
这当口,隔壁的小屋子里有声响。
杨若晴想起来了,婆婆从前是信奉长生天的,但是来了这边后,十年的时间里,生活习惯各方面受到了当地的影响,信仰虽然没有动摇,但是,却加入了新的信仰。
从两年前开始,她就开始信佛了。
每年正月的时候,还会跟孙氏她们一块儿去一趟望海县那边的一个观音庙上香许愿。
而且家里,也有很多经文,隔壁的那间小屋子,改造了一番,做成了一个小佛堂。
供奉着观音娘娘的佛像,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婆婆都会斋戒,沐浴,焚香,在佛堂一待就是一整天。
虔诚的诵经,祷告,为家里的晚辈们祈福。
所以上回过年的时候,辰儿带给拓跋娴的过年礼物,是亲手抄写的一本经文。
可把拓跋娴感动坏了。
今个既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啊,婆婆咋也在礼佛呢?
带着几分诧异,杨若晴进了隔壁的小佛堂。
婆婆拓跋娴果真跪在蒲团上,面对着上面供奉的佛像,手里捻着一串佛珠,嘴里还在念念有词。
杨若晴听不懂,但猜测应该是‘阿弥陀佛’之类的吧。
她没有过去打断婆婆,而是安静的等候在一旁,等她念完这一段再说。
过了一会儿后,拓跋娴停止了诵经,并睁开了眼睛。
看到她要起身,杨若晴赶紧上去扶住她。
“娘,您慢着点儿。”她道。
跪拜的时间过久,腿脚会酸麻,所以起身的时候得悠着点。
拓跋娴对杨若晴的孝顺很是满意,微微一笑着在她的搀扶下站起身来。
“晴儿,你过来这儿可有事?”她问。
杨若晴一边扶着她往外室走去,边道:“我打算去烧晌午饭了,过来问问娘晌午有啥特别想吃的么?我给您做。”
拓跋娴微笑着摇了摇头:“你做什么我吃什么,没多大的胃口。”
杨若晴点点头,“那我就弄个清淡的三鲜汤吧,有金针菇,还有鹌鹑蛋。”
拓跋娴道:“金针菇可以,鹌鹑蛋就免了,这几日我打算斋戒礼佛。”
杨若晴讶了下,“娘,这并不是初一和十五啊,您……”
“晴儿啊,我且问你,这段时日风棠可有捎家书回来啊?”拓跋娴问。
杨若晴摇摇头。
“暂未,估计是军中事务繁忙吧。”她道。
拓跋娴轻叹了口气,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