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大堂前,跪在地上的官员纷纷耸起了耳朵。
他们打一开始就知道圣旨跟自己无关,主要还是好奇这道圣旨的内容,是否会给他们带来一个新的谈资。
刘傅山等三人作为林晧然的门生,此刻却是期待地静待着圣旨的内容。
陈洪面对着堂下跪着的官员,先是微微一笑,这才将手上的明黄圣旨徐徐展开,朗声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户部尚书林晧然才学惊世、忠贞护国……今加封从一品太子太保,往稽古训,勉钦职任,上必有以光辅朕德,下必有以厚民之生,钦此!”
声音不大不小,却是令到全场皆寂。
太子太保?
在听到这个加封的时候,黄光升等官员显得震惊地望向最前面的林晧然,怀疑有人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的耳朵。
明代最高实权官职是正二品的六部尚书,而内阁“四殿两阁大学士”的品秩皆为正五品,但阁臣在地位上往往显得更高。
这里其实不仅是内阁掌握着票拟权,而且他们通常都会挂着从一品的虚衔,在品秩上高于正二品的六部尚书。
明朝的虚衔包括“三公”、“三孤”、“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四类,其中“三公”为正一品,“三孤”和“太子三师”为从一品,而“太子三少”为正二品。
明朝规定:一般只有公侯伯才能获得“三公”称号。像昔日锦衣卫左都督陆炳,获得三公中的“太保”,而生前的文臣通常只能获得“三孤”的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正德年间的顾命大臣刘健打破了“从一品文臣”的天花板,得到了正一品的左柱国的极品虚衔,而后李东阳,杨廷和,梁储和杨一清均得到了正一品的左柱国。
到了嘉靖朝,嘉靖确实是一个对臣子并不吝啬的皇帝,很厚道地给所依重的首辅夏言授予正一品的“上柱国”虚衔。
严嵩亦是被嘉靖赐予“上柱国”的头衔,只是严嵩当时的回应是:“尊隆不能有二人,况且‘上’字之称也不是人臣所宜。开国时期虽然设有这一官衔,左相国徐达,是头号功臣,也只封为左柱国,请求陛下免除臣的这个官衔,并且立为法令,以昭示做臣属应具备的节操。”
亦是如此,嘉靖停止了“上柱国”的册封,仅是册封夏言为“上柱国”,致使夏言成为明朝唯一被授予“上柱国”称号的官员。
如今,四位阁臣在出任礼部尚书的时期,均被嘉靖加封了从一品的“太子太保”衔,而这些年均有所“进步”。
以徐阶为例,他在礼部尚书任职期间得到了“太子太保”衔,现如今则是“少师兼太子太师”衔,已然处于从一品的最顶端位置,离正一品的左柱国似乎亦是一步之遥。
当然,这终究是一个虚职,并不能给人带来实权,更多还是象征着一份荣耀。
“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晧然按捺着心里的那份小激动,显得恭恭敬敬地行礼道。
在别人眼里或许是不值钱的东西,但对于林晧然却是分明的厚重。有了这个“太子太保”的虚衔,他不仅能够官居一品,而且离内阁又进了一步。
“太子太师”衔是跟普通六部尚书区分开来的一个标志,毕竟在地位上,带衔的六部尚书是从一品的官员。像吏部尚书吴松虽然是位高权重,但却是没有能够得到“太子三师”的头衔,已然还是一个正二品的官员。
虽然得到这个头衔不一定能够入阁,但有了这个头衔无疑是多了一份筹码,毕竟从一品的官员入阁会更加的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