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北海城内(2 / 2)

虽是乱世,又逢贼寇临境,可是辛家还是杀猪宰鸡,喜迎辛锐归来。

辛伯安的病情似乎一下子轻了很多,饭后闲谈时一直从上到下不住地打量着自己的儿子。

心细的母亲问道:“锐儿乃是五年前出生,算起来不过五周岁,怎的看起来倒像是**岁了?”心下疑惑。

辛锐也知道这确实令人费解,遂笑道:“娘,我随仙人学艺,终日苦练武术,又在深山,食的是野味浆果,故此必定异于常人,师父就是如是说的。”还将姜尚搬出来作了挡箭牌。

辛杨氏哪里还有不信,本来儿子面貌已确认无疑,故此只是闲聊地问起而已。一家人有说有笑不觉已入深夜。

交谈中辛锐得悉:在自己随姜尚学艺的五年里,中原大地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是黄巾起义爆发,将本就摇摇欲坠的大汉江山推上悬崖峭壁;而后黄巾之乱硝烟暂熄,灵帝驾崩,少帝即位,又从西凉跑来个河内刺史董卓兴风作浪,废帝改立陈留王。

由此朝野日渐倾颓,忠义之士几被赶尽杀绝,跑的跑,死的死;只剩下一些趋炎附势的谄佞小人。

再后来,曹操横空出世,在陈留拉起义军,发檄文邀请各路诸侯共讨董卓,组成了以袁绍为首的十八路联军,共同进兵洛阳。

进军遭到董卓帐下都督、中郎将华雄阻隔,连折数员大将,却引出一个不世英雄—河东关羽关云长,乃平原县令,汉室后裔刘备之义弟,虽是任职马弓手,却斩的华雄首级。

由此联军继续挺进洛阳,却又被董卓派兵堵在虎牢关下,杀出一员绝世勇将,人称飞将军的吕布,又损兵折将。

虽有刘关张三兄弟胜合力却一阵,却无奈众诸侯貌合神离,各怀心事,由此联盟瓦解,而董卓亦在众谋士怂恿之下迁都长安。

江东之虎孙坚在洛阳得到传国玉玺,却在归途中惨遭荆州刘表伏击,遇刺身亡。

孰知董卓又被司徒王允以绝色美女貂蝉施连环计挑拨吕布将其杀死,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打着复仇旗号兴师问罪,将吕布赶出长安。

袁绍据冀州,公孙瓒据幽州,曹操据青州兖州,袁术据淮南……诸侯的战国时代,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辛锐感慨万千,看来自己在岛上的五年的确是错过了很多精彩的重头戏,历史好像也并没有改变,正在以三国鼎立为终点沿着它的轨道继续前行。

虽然如此,但是辛锐还是暗暗地立下誓言:从我辛锐归来的这一刻开始,历史将会永远地偏离轨道,我要它沿着我的意图发展下去,我要一统这大好江山。

喝口茶润了润喉咙,辛锐道:“父亲,我有一事相求。”

辛伯安道:“锐儿但讲无妨。”

辛锐道:“太史子义乃我同门,师父叮嘱我们今后要共同闯荡,因此能否请父亲将子义老母接回家来,由孩儿和子义一同照看,也好略尽孝道。”

辛伯安欣然道:“此乃人伦之常,百行孝为先,这样自然最好。”

辛锐太史慈同时喜道:“谢父亲。”“谢辛老爷。”

辛伯安叹道:“吾儿已长大矣。懂事异常,有子若此,为父即便在九泉之下亦能瞑目了。”

辛锐摇头道:“父亲母亲皆能活百岁,千万别说这样的话。”

辛伯安与辛杨氏同时大笑,辛杨氏又偷偷抹了几下眼角。

辛锐道:“不知父亲近来与太守大人有否常在一起谈学论道?”

辛伯安摇头道:“孔北海近日被贼寇之事闹得寝食难安,我也没有去惹他烦恼。”

辛锐道:“父亲,孩儿有个不情之请,请您明天代为引见孔大人,孩儿有要事相秉。”

辛伯安奇道:“吾儿年岁尚幼,能有何事?还是在家陪为父谈论一下诸子百家,也好叫我知道你这些年来所学如何,不要去劳烦太守了吧!”

辛锐一语惊天:“孩儿下山之时,师父曾指示北海有难,可速来救之。今贼势浩大,若不早图良策,恐怕北海城……朝不保夕啊。因此孩儿见孔北海,正是要助他破敌!”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