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假道伐虢(1 / 2)

 北海城太守府内阁,孔融正与辛伯安,孙乾把酒言欢;自前日辛锐来访,解了他心头之急后,他竟忧愁全消,重又干起了老本行,与辛、孙二人讲经论学,不亦乐乎。

忽闻家人报辛锐求见,孔融大喜,忙命人快请。

辛锐走进正堂,身后跟进太史慈和辛霸,孔融命人看座,辛锐谢座。辛伯安这两日精神矍铄,只是没大见着儿子,甫一见辛锐身后又多一人,奇道:“锐儿,这位是?”

辛锐忙道:“此人是子义徒弟,姓辛名霸,跟我们还是本家哩。”转而对孔融道:“太守以为此人若何?”

孔融并不识得管亥,故只作一般打量道:“真壮士也,果然明师出高徒。来人,赐酒。”

家人将酒盏递上,辛锐三人谢过便一饮而尽。酒过喉头,辛锐恍惚找到前世校园中与兄弟陈海对饮啤酒的感觉,心中百感交集。

饮罢,孔融问道:“不知贤侄以为太史将军几时动身为妙?”

辛锐道:“孔叔父,事不宜迟,子义意欲今夜便起身前往平原求救,不知尊义若何?”

孔融大喜道:“如此甚好,我加贤侄领奋威校尉衔,太史将军领长水校尉,这位辛霸将军领破贼校尉,即日便上书表奏朝廷,求得封赏,事关重大,三位万勿怠慢。”

原来官职必须经过皇上圣旨亲封才算作数,故此孔融只是‘加’几人头衔;但在此乱世,献帝遭郭李挟持,一方太守大抵也算个半拉土皇帝,这头衔无疑是正式通过验收的了。

三人齐下拜谢道:“谢太守。绝不敢有负太守之托。”辛伯安也是高兴无比,辛家子孙竟如此年纪便得封官,可谓光宗耀祖;孙乾亦起身道贺不提。

辛锐被孔融扶起后,眉头紧锁,似有隐情,孔融关切地问道:“贤侄若有难言之隐,可速速道来,吾一定尽力解之。”

辛锐长叹一声,泪如雨下道:“孔叔父有所不知,昨日今日小侄两次前去窥探敌寨,发现贼众阵容强大,更兼听闻那管亥有万夫不当之勇,这倒不足虑;可是……”

孔融急问道:“可是什么?”

辛锐道:“可是城外尚有几万流民未及进城,小侄深怕百姓遭贼军洗劫屠戮,故此忧叹。”

孔融面色顿暗,叹道:“此事难矣!我也知百姓之艰辛,因此每日叮嘱守城军士:但有逃难的百姓,可尽皆放入城中,孰知竟还有那么多流离失所之人!”

辛锐道:“孔叔父爱民如子,世人皆有所共见,只是此次过于凶险,怕也顾不得那许多了。可怜百姓们……呜呜……”

孔融面带忧愁,转身问孙乾道:“公佑可有良策?”

孙乾亦是面带难色,缓缓道:“北海城内倒不缺粮,只是百姓大量涌入,其乱可知,若是不加小心被贼寇混入,那……”

辛锐道:“公佑先生所言非虚,是在是大有可能。呜呜……只可怜那些受苦的百姓们……”

辛伯安竟也跟着流下眼泪,起身对辛锐道:“我看,不如这样,派个妥帖之人带人前去赈济一下,倒也可以解一时之需。不过绝非长久之计啊!”

孔融缓缓点头道:“也只能这样了,派谁去呢?”

辛锐主动请缨道:“叔父勿扰,小侄愿前去放粮。”

孙乾急止道:“这断然不可!城外尚有贼兵,耳目众多,辛公子不可以身犯险。万一有个好歹,可叫令尊与孔太守如何是好!”

辛锐道:“无妨,我有子义辛霸,区区贼众还不放在眼里,何况,我已想出一个万全之策。”

众人急道:“计将安出?”

辛锐道:“所谓关心则乱,小侄刚才一时激动,竟乱了分寸,后经父亲提醒,才拨云见日。其实想赈济难民也不难,小侄窥探敌寨时,已经将方位地形了然于心,只要我们转移难民,离开贼兵的哨探范围,再行救助,岂不妙哉。”

转头又道:“这样既可不用令这些百姓入城,免去祸乱之嫌,又可救济他们,岂非两全其美!?”

孔融道:“此计虽妙,但若是调度失当,依旧会引起贼兵怀疑,只怕危险。”

辛锐笑道:“孔叔父可知调虎离山之计?”

孔融道:“愿闻其详。”

辛锐道:“只需如此这般……”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