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北海的格局(1 / 2)

 次日一早,辛锐等人洗漱完毕,吃罢早饭,便在中郎将府各自分道“上班”去了,太史慈、马超前往校军场,挑选新军,组织训练。辛锐则是带着周瑜,在北海城搞起了“调研”。

北海城这些大员们现在“上班”基本不点卯,孔太守有了老友辛伯安、陈珪,又来了一个重量级的杨彪,每日饮酒论道恨不能通宵达旦,哪还有工夫去开早会?自从得了辛锐这个宝贝,一切都变得如此简单。

“这里就是之前与兄长所言,改建招贤馆的所在。”辛锐府邸距太守府亦不远,因此先带周瑜来到招贤馆,由近及远为周瑜开始介绍。“这里原本是一家客栈,小弟在城南新建商业区里划出两倍占地,又补了掌柜一年所得,换得这块地。”说着辛锐引周瑜进了院子,已经有数名工匠正在客栈内外进行丈量,辛锐暗暗点头赞许,孙乾做事倒是有些效率。

“小弟以为,把城池按职能规划建造,最是理想,”辛锐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张草纸,伸展开指着纸上图案与周瑜讲道:“这是小弟草创的城建规划图,城池外圆内方,我们现在在这个位置,这一片区域,以太守府为中心,外围依次有民政、军政、战备、警备、军法、民法、儒学堂、讲武堂、招贤馆、各司公务人员居所等等,这个区域称为行政中心,集中起来,便于各个司职相互协作,便于保卫工作开展,便于保密工作开展,当然各司职目前尚不完善,日后会更加完备。”

周瑜消化半天,到底聪明绝顶,多少理解辛锐这些新鲜名词,称赞不已,而后问道:“只是警备一司,却是何用?”

“嗯,考虑到北海接纳流民逐日增多,为了维护治安民生,特此新设一警备司,司务由元龙执掌,武安国辅之,武安国武校尉毕竟残疾,上阵对敌恐有不虞,但日常守卫、追缉捕盗之事,元龙可差遣武校尉前去,应是游刃有余,一则保卫行政中心安全、再则百姓无论失窃、起火、凶杀、抢劫等遭遇,皆可前来诉讼。委任令今日晚间小弟便准备下达。”辛锐解说道。

“妙啊,如此治安缉盗之事有警备专司其职,太守衙门可高枕无忧矣。”周瑜赞道。

辛锐二人出了招贤馆,向西城走去,渐渐地叫卖声不绝于耳,人喊马嘶,好不热闹。

步入西城,临街商铺林林总总,各地商品都能见到,北海的鱼肉果蔬、北地的骏马、江南的绸缎、西蜀的锦织、洛阳的酒水、关中的兵器......

“由于北海城西面交通相对发达,中原各地前来经商贸易亦皆从西门而入,因此商贸区设在城西。将原先城里大小商户都集中过去,每家都给予补偿款,用作搬迁,官府出人出力为商户改建铺子,收税也仅为此前三成,因此大家无不欣然前往,城西目前是全北海最热闹繁华的所在。”辛锐引着周瑜,边走边讲,一面还要应付不断前来问候的商贾百姓。

绝大多数百姓都认得辛锐,见小将军来此,又是一番热闹,奉上茶点的、奉上酒水的、拉着进屋小坐的、提亲的......

周瑜自然又是一番感慨,都云亲民亲民,似这般民心所向,试问天下间谁能做到。

碍不过百姓诚意拳拳,亦是走了多时有些疲累,辛锐携周瑜进了一家小酒店,坐下歇歇脚。

掌柜的四十左右岁,中等身材,一身粗布的麻衣,头裹方巾,方脸短须,略现皱纹,看面相倒是个实诚之人。

见辛锐进店,掌柜喜出望外,亲自拿出店里陈酿,为二人殷勤把盏。和掌柜闲聊几句,掌柜受宠若惊地回复着,言语颠三倒四,引得辛锐二人不禁莞尔。

好容易将掌柜抚慰,叫他不必拘谨,辛锐饮一口酒水,神情颇为怡然:“小弟近日思忖了个酿酒的法子,兄长若有兴趣,随小弟一起试验一番,若是成功,又多了桩好生意。”

“哦?愿闻其详。”周瑜来了兴趣,若是辛锐出了新花样,只怕大汉朝也只此一家,必然是极好的。

“好,那就明日开始准备,不日即可出炉。”发酵酒酒精度太低,辛锐早有想法要酿制蒸馏酒。

“掌柜的,你过来......”辛锐把站在门口,正挺起腰杆向众人炫耀的掌柜喊了回来。

“小将军有何吩咐?”掌柜屁颠屁颠跑回来,躬身问道。

“且请坐下,你家的酒不错,听掌柜的说话不像北海人士,不知怎么称呼?来自哪里?”

掌柜见辛锐夸自家的酒,来了精神,只是不敢坐下,说话却利索许多:“小人姓杜,家中排行老大,因此大家都称小人做杜大,小人一家原是司州弘农郡的人,祖传的酿酒手艺。”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