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愿得一人(1 / 2)

 拜师之事叫杨彪搞得令人哭笑不得,最终辛锐拿出决定:“老太尉莫急,儒学堂不日即将建成,小子想请老太尉出任祭酒一职,虽然屈才,但万望老太尉以北海大计为念,接受为盼。”

杨彪闻言激动不已,口中却道:“老夫不看官职,只看小将军情谊拳拳,便做这儒学堂的祭酒吧。”

“汝不愿做,我做。”陈珪揶揄道。

“胡说。祭酒一职干系重大,岂是你这诡谲之辈能做得的。”杨彪吃陈珪激了,登时像头被扯着胡须的老虎。

众人想笑又不敢笑,毕竟老头子们资历威望在那摆着,他们吵架斗嘴,岂是小年轻能掺和的。

还是孔融调和道:“太尉成天嫌闷得慌,这不正是人尽其才了,我等也要去儒学堂任教,给太尉帮忙则个。”

杨彪道:“文举、伯安但去教授,欢迎之至,就是不许汉瑜去,这老儿,不学无术,去了也是误人子弟。”

见杨彪欣然接受校长一职,辛锐欢喜无限,北海离即墨很近,说不得哪天去请郑玄来当个客座教授,一举多得。

由此,诸葛均便成了内定的北海一期学员,儒学堂落成后,将面向各阶层百姓,只要一心向学,成绩优异,人品端正,便可无偿前来报名。

辛锐暗道:有杨彪、孔融、陈珪这帮人老成精的家伙教授,诸葛均当真前途无量,将来做个太守什么的,必然不在话下。

同时这座北海城的‘清华、北大’,亦是着眼全民,将取士的物质杠杆降到最低,令庶族的寒门子弟亦可以通过自己努力,挣个好前程。如此,对社会发展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诸葛亮这边,辛锐决定代师收徒,再次利用姜尚一回,自此,辛锐便向诸葛亮传授奇门八卦,排兵布阵等手段,成了诸葛亮的师兄。

吕蒙的文师傅一开始辛锐心中最理想的人选便是周瑜,无奈周瑜不日便要启程回江东,最后只得叫吕蒙继续跟着太史慈,太史慈毕竟同得姜尚传授,于兵法一道,颇有见地,教吕蒙是足够了。何况还有自己,还有诸葛亮,都可以共同探讨,使其进步。

因此讲武堂的祭酒,亦由太史慈暂代,内定学员目前只有吕蒙,泰山诸将等,辛锐决定讲武堂落成之后,要从军队里选拔一批优秀军士,前来接受培训,这里将是北海的‘黄埔’,今后亦会是大汉的黄埔。

自古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而大多用兵大家,对自己的兵法心得都讳莫如深,教出徒弟饿死师傅,无论哪行都是如此,有了讲武堂,军官这个职业可以复制,彻底的变成教科书。用兵虽然要奇正相结合,但军人最重要的还是服从,因此复制虽然会遏制一些创造性思维,但对于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却是无可比拟的。

这场宴会最终变成了政治局会议,毕竟现在的北海还有很多隐患,很多问题亟待处理。

每个人都有很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为辛锐带给大家走向崭新世界的远景,需要每个人尽其所能来实现。

探讨完拜师和学堂事宜,老爷子们都借口不胜酒力而各自离席,辛锐知道,他们并未喝多,必定都是回去谋划教学大纲,为即将到来的教授工作做准备去了。

这些老一辈的士子,在黑暗来临时也许彷徨过,沉溺过,但现在的北海,令他们燃起了新生的火把,令他们再度焕发激情,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为新时代的到来添一份助力。

怀着无比感动送走了一帮老头,辛锐便和众人议起北海政事。吕玲绮早就不耐烦这场面,跑出去玩去了。

“主公,曹操这番失了这许多百姓,又折了大将曹洪和许多军马,必然不肯甘休,我等不若联合温候,一鼓作气拿下兖州。”杨修进言道。连日间均是捷报,杨修现在有些自信爆棚。

“德祖有些莽撞了,我军现在兵力不足,新招军士亦未形成战力,即使与温候相约夹击,亦难全胜。”太史慈道。

“那不若继续袭扰,叫他日夜不安,防不胜防。”马超吃了骚扰劫掠的甜头,兴奋地道。

“此计可再一再二不可再三,最多再去一趟,以后便再难有大功劳,曹操帐下,文武皆非泛泛,若是他布下埋伏,我等必有损伤。”周瑜摇头道。

“公佑,从兖州逃过来的流民,人口多少?如何安置的?”辛锐忽然问道,却没谈用兵之事。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