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北海商会(1 / 2)

 吕布在北海并未久留,隔日便拜别天子和辛锐等人,启程回了濮阳。毕竟现在正是多事之秋,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都能嗅到一些危险的气息。

奉上给陈宫的书信,又一番叮嘱之后送走老丈人,辛锐还念着与甄远谋划商务司和造纸的事情,因此向糜竺讨了新制的商务司总管令牌,马不停蹄又去了甄家。

甄远对先前应下了商务司总管的差事,也是心潮澎湃,唯恐托付不效,因此夜不能寐,在家中思索着对策。

接着到访的辛锐,互相问候罢分宾主坐定,辛锐见甄远好似一夜间平添了几许憔悴,顿时心疼不已,这么玩命固然精神可嘉,但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他如何这般不爱惜自己!当即关切道:“甄叔父似乎没休息好,是否商务司之事令叔父压力太大,以致劳神费心,事情总要循序渐进、按部就班,不可耽误了叔父休息,切莫太过操劳,保重身体才是最要紧的。”

甄远笑道:“不妨不妨,我这一身所学,幸亏得遇小将军,才不至于空老山林,只想趁有生之年做些事情,自前日应了商务司执事,老夫夜不能寐,思索着如何开办才好。小将军此来,必有良策教给老夫,还请不吝赐教。”

甄远的心情辛锐自然能够理解,毕竟怀才不遇,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一件莫大的悲哀。而今辛锐为甄远创造一个绝好的舞台,叫他怎能不豪气冲天,急欲做出一番事业。

“叔父客气了,商务司之事小侄全权委托叔父,并无任何授意,叔父乃是河北大商,必然胸有成竹,又何必难为小侄。”辛锐真诚地道:“小侄此来,是想先和叔父说说这造纸的事。”

“嗯,小将军请讲,老夫洗耳恭听。”甄远见辛锐用人不疑,心下颇为欣喜。

“自蔡侯创新造纸之术以来,因其取材广泛而廉价,故此成为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但蔡侯纸虽有诸多好处,到底是以树皮、麻布头为原料,所得纸张颜色暗黄,纸质粗糙又容易散碎,运笔书写不甚流畅,字迹不易辨认等等。”辛锐一边将自己总结的造纸法递给甄远,一边如数家珍道。

自生下来便用这些擦屁股都嫌粗糙的草纸,辛锐早就苦不堪言,一心想着造出后世的‘竹纸’,也好叫世上的书法大家自现在起就可以一展才情,留下墨宝,不必等到晋朝才出了个书圣王羲之。

甄远接过写着新造纸法的草纸,凝神看了良久,半晌才疑惑道:“小将军的法子,工艺上倒是和蔡侯造纸之法大抵相同,只是以竹子为原料却颇有些稀奇,众所周知竹子硬脆易折,若是以它造纸,虽然纸张颜色或许会洁白无瑕,只怕成纸后更加容易散碎了吧?”

一个成功的商人,必然是一个极度聪明的人,对人文地理、万物百科皆耳熟能详才行。甄远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论起商品,不管天南海北的特产,从原料到工艺,他皆可谓烂熟于心,而纸张亦是商品的一种,时下流行的蔡侯纸,他又如何不清楚?

“叔父果然熟知万物性状,不愧商海老手,”辛锐赞道:“正因为竹子有这般特性,因此熬出的纸浆中,才要添加明矾、树胶,便是为了纸张的韧性。至于所加之物的比例,就需要叔父与造纸坊的师傅们反复试验了。小侄也拿不准。”

能记得这些大概,已经难为辛锐这个历史半吊子了,他只知自唐朝之后开始广泛生产竹纸,而竹纸的质量,已经与现代纸张不相上下,因此竹纸自唐代后一直被历代所采用。也正因为蔡侯纸的诸多弊端,以至于汉末这百多年间书籍经义仍旧是繁笨的竹简,而士族里互通信件仍是以绢帛为载体。

甄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双目透出一丝精光。以他多年经商的眼光自然不难看出,若是辛锐所言‘竹纸’问世,将会造成多么不可估量的轰动。届时不光北海会赚个钵满盆盈,只怕天下士子也都趋之若鹜,真可谓人财两得。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