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公输子转世(1 / 2)

 当得知辛锐此来是为了寻找改良的秋收工具时,黄承彦捻须而笑,引辛锐二人到内堂坐下,又向两个弟子耳语一番,这才不紧不慢道:“老夫前几日思得两物,对于五谷取粒大有帮助,正想请小侯爷过目。”

在辛锐和郭嘉急切的盼望中,马均和刘晔分别从后堂拿出两个木质模型放在桌上,第一个颇为复杂,总体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端是个车轮一般的轮盘,以数根木轴支撑,固定在中央一根横轴之上,轮盘横面排列着木板,像极了后世的兰州水车。另一端则是数个木槌,每只木槌由单独的横木高低交错着连接起来,接在轮盘的横轴之上。

“这件叫做水碓,按照这个模子放大数百倍,置于河畔,将轮盘一端伸到水中,在流水作用之下使轮盘转动,带动横轴,使另一端木槌上下锤动,每个木槌下面放上大石槽,将稻谷置于其中,轻易便能去壳,此法昼夜不停,可比人工舂米快上百倍。另外此物的机关就造在横轴之上,只要卸下便可使木槌停止锤动。”黄承彦得意地介绍道。

“神乎其技。”看了半晌,辛锐不由称赞道。

“这第二件颇为简单,叫做连枷,乃是根据战国时墨子所创守城器具改良而成,由竹柄和敲杆两部分组成,中间以绳索连接,农人只需手持竹柄循环轮动敲杆,便可轻松为麦、菽等物脱粒。”黄承彦又拿起第二件物什,向二人展示道。

“太好了,有了这两件宝贝,粮食收割回来,不需数日便可加工完备,黄公当真为我北海百姓立了一件大功!”辛锐对两个模型爱不释手,这黄承彦真是雪中送炭,有了这两件宝贝,百姓秋收所需要的人力大大降低。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这话一点不假。

“还得感谢我这个徒弟,这水碓的设计,便是他和老夫一起完成的。”黄承彦说着话,将马均引荐给辛锐和郭嘉:“老夫活了这大把年纪,还从未见到过这般精于奇技的后生,便是亮哥儿,也比不上他。我常纳闷这小子是不是公输子转世!”

辛锐解了秋收的苦恼,将注意力转移到黄老头新招的弟子身上,见马均被师父夸得脸色通红,辛锐笑道:“均哥儿不必拘束,你天赋卓绝,如今来到北海正是一展抱负的大好机会。跟着黄公好好学习,将来必成大器。”

“多...多谢小侯爷抬爱,均一定不...不负师父和小侯爷的期望。”马均微微有些口吃,因此自小养成了沉默寡言的性子,简短地应答之后,便垂手立在黄承彦身后。

“晔哥儿说来还是汉室宗亲,如何来的北海?近来可画出些攻城器械的图纸么?”辛锐对刘晔兴趣也是不小,这家伙历史上也是曹操阵营里赫赫有名的谋士之一,不仅智计一流,更是于官渡之战时造出了力克袁军高橹的霹雳车,在改良工程器具方面做出很大贡献。

“袁术横征暴敛,把淮南搞得民不聊生,因此学生一家才迁到北海,学生自小便对奇技颇有些兴趣,得知北海书院开了工学一科,又有黄公在此教授,因此慕名前来求学。不过学生并非专工一科,在儒学堂和讲武堂也报了课程......至于小侯爷说的工程器械,请恕学生愚钝,并未听说过此事。”刘晔向前施了一礼,对辛锐颇有些奇怪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辛锐知道自己孟浪了,刘晔今年不过十七八岁,便有些才能天赋,也是求学多过施展的年纪,哪里又能造出什么霹雳车?

“呃,倒是我失言了,总之晔哥儿也好好努力,既然同时学了三科,便希望你每科都有不凡的造诣,届时我自当将你引荐给天子,叫你为朝廷出力。”辛锐赶紧转了话锋,好言安抚道。

“谨遵小侯爷教诲。”刘晔再次施了一礼,退到黄承彦身后站定。

“方才小侯爷说到攻城器械,老夫倒是有些兴趣,不知小侯爷心中有没有成型的设想,不妨向老夫透露一二?”黄承彦对奇淫技巧的酷爱是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被辛锐三言两语勾出馋虫,当下便问道。

“唔,也好,既然来了,便索性与黄公和他两位高足探讨一番,说不定三位能造出此物,也为我此次出兵多份保障。”辛锐见郭嘉微微颔首,于是朗盛一笑道。

说罢辛锐起身来到桌前,拿起笔在纸上画起图样,费了半天劲画完,众人看时,赫然是一架投石车。

要说投石车这东西并不稀罕,自战国便已广泛应用于战争,只是传统的投石车都是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构造太过简单不说,装载量也太小,并且操作起来风险极大,一个不小心便容易误伤自己,更遑论射程和精准度了。

“这种投石车毫无稀奇之处,小侯爷是想将它改良?”黄承彦看了半晌,问辛锐道。

“正是,这种普通的投石车装载少、射程近、精度低,并且每发一次装填时间要间隔很久,实在难以称其为攻城利器,不知黄公可有妙法将之改良?”辛锐点点头。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