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三人行(1 / 2)

 秋意瑟瑟,山阳境内新近下过一场小雨的缘故,原野上更显得空旷幽寒,农作物大部分都已经收割完毕,只有稀稀落落的百姓,还在地里捡拾一点残留的庄稼,天底下只有百姓才懂得什么叫‘粒粒皆辛苦’,来年若有灾荒,哪怕多一粒粮食都是可以保命的。

这些年虽然遭受过不少兵灾匪患,城头几度易主,可兖州一境的百姓依旧坚忍地活着,虽然有不少人已经举家迁往青州,听说那边分了田地,税赋又少,灾年时官府还会有很多补贴,可有些人还是不愿离开故土。

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又愿意离开自己世代生活的地方?不过目前他们似乎看到了盼头,先前的曹将军已经将境内黄巾残部基本上肃清,虽然曹军收粮多了些,但毕竟剩下的也勉强能够果腹,毕竟不用担心会有匪盗来抢。

后来听说吕温侯从北地里杀过来,赶走了曹将军,接下来吕温侯和北海辛小侯爷联姻,皇帝也搬到青州了,大伙岂不是离皇城更近,成了天子脚下的百姓了?

只是朝廷的政策还未在兖州一地完全惠及,吕温侯又被曹将军打败了,听说险些连命都丢在东郡,兖州又成了曹将军的。百姓有时也会纳闷,曹将军也好,吕温侯也罢,不都是朝廷的官么?朝廷剿匪也就罢了,自己的官们打来打去的做什么?

管他呢,不论谁占了兖州,只要自己还有地种,收上的粮食没全交上去,还有一点能够糊口,这就足够了。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越到乱世,越到底层百姓,所求也越简单,仅此而已。

昌邑城外两三里一处高地,两大一小三条身影驻马正向城内观望。其中那小个子被两条彪形大汉夹在中间,原本就瘦弱的身形显得尤其渺小。

三人看了半晌,左首那满脸络腮胡的年轻汉子撇嘴笑道:“这般小城,今夜俺只带手下那八百弟兄便一鼓拿下了,主公也是多虑,叫俺们领恁多人马前来,岂不知兵非多益!”

右首的年长汉子瞪眼道:“虽恁地,攻城也是老夫先去,如何轮得到你?”言语间倒是赞同络腮胡的看法,只是对谁先攻城之事耿耿于怀,不肯相让。

“你是主将,如何轻动得?这回可不是俺与你争功,不叫俺做这个先锋,来日主公面前少不得告你一状,也好叫你知道军法不留情!”络腮胡一听便急了,声音瞬间提高不少。

“你也知道老夫是主将,大军在外自然是一切要听主将调令,再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主公和军师也早给了老夫便宜行事之权,老夫要带兵攻城,谁敢不从!”年长汉子也针锋相对,毫不相让。

眼见两边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大有一言不合便要开打的架势,夹在中间的瘦弱少年弱弱地道:“两位将军稍等再争,且听在下一言。”

这少年的话倒是管用,转眼间吹胡子瞪眼的两条大汉便偃旗息鼓,年长汉子俯身温言道:“议哥儿有话但讲无妨,老夫和兴霸那是吵惯了的,你也知道...”变脸当真比翻书还快。

这三人赫然便是奉命率领三万兵马进攻昌邑的黄忠、甘宁和参赞军师陆议。黄、甘二将从北海初识,各自操练兵马之时便各不相让,刀法上不分轩轾,箭术上甘宁却被黄忠压了一头,因此但凡有行军打仗的机会,甘宁总想在战功上面找补回来。

但黄忠岂是好商量的,两人私下里都是豪爽之人,一起吃肉喝酒哥俩好的跟什么似的,唯独谈到军事,必然要争出个高低,真个是‘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今次出兵这一路之上,陆议便是做了一路的和事老,也加上陆议这孩子沉稳大气,胸有锦绣,诸事都能分析的合情合理,为人也和气的很,一来二去,这两员‘残暴’大将倒是迅速认可并接纳了这个十四五岁的小兄弟,经常单独拉着陆议‘诉苦’,倒是颇为懂得拉拢‘队友’。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