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武侠修真 > 我有一个剑仙娘子 > 第七十五章 两场清谈

第七十五章 两场清谈(2 / 2)

第一场清谈的双方分别是陈牧之与清净子。

清谈开始前双方要相互自报身份,此时已经无需隐瞒。

清净子为主方,选题是《道经》中的“上善若水”。

清净子所执论点即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

因此陈牧之作为客方,必须对其问难,只能被动的执相反的论点,即“上恶若水”。

如此一来,刚开始的优劣很容易看清。

上善若水是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之一,并且儒道二家虽然有极多争执,但是在关于水的看法上,却出奇的相同。

在赵戎看过的圣贤书中,有很多关于水的称赞,皆是符合道家“上善若水”的大道。

比如“智者若水,水有儒风”,比如“君子见大川必观”。

甚至某位儒家圣贤的“人性本善”论,就是“上善若水”的另一种表述。

这一切的根源,是圣贤书上记载的某个久远到不可知的年代,儒家至圣曾于大川旁见道祖,执弟子礼,倾听道祖谈水……

所有清净子选择这个辩题,确实聪明,毕竟书上关于水的论述不知凡几,轻易就能作为谈证。

清辩开始。

清净子手持念珠,沉声道:“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陈牧之微昂着下巴,摇着羽扇,悠然道:“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

虽然陈牧之开局就处于下风,但短短一刻钟不到,清净子就输了。

赵戎和林文若看着台上被陈牧之辩得张口结舌,哑然无语的清净子,相视而笑。

陈牧之采用了儒辩的辩风,抓住了清净子的一个漏洞,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不是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吗?也就是说,水其实只有一个品质,那就是“利”,利于万物。

因此,陈牧之引申出了“上善若水,唯利是图”。

然而,水不是故意的“利万物”的,它只是遵循自身的规律而变化运动,结果一不小心就“利万物”了。正是因为这个一不小心,才成了你口中的上善。

因此水是顺其自然。

于是矛盾也就来了。

人如果想做到上善若水,首先就要做到唯利是图;然后是“不争”;接着是“处众人之所恶”;但是这些都是为了名誉而自损利益,为了讨好众人而牺牲自己,这些都不是顺其自然,而是违背自然。

如果水称为“上善”,那么这些人就可以称为“上恶”。

陈牧之抓住了对方致命的漏洞,第一场清谈轻而易举就获胜了。

六一居士宣布胜负后,陈牧之迎着众人的掌声,红光满面的下了高台。

赵戎与林文若笑着上前迎接。

陈牧之深呼吸几口,尽量语气平淡道:“愚,幸不辱使命。”

赵戎不由松了口,第一场其实是他最担心的环节,担心陈牧之骄傲轻敌,如今看来,此事并没有发生。而

第二场是老谋深算的林文若上,他并不担忧,只是怕第二场对面直接选他这个“上等马,那就打乱计划了。

不久,第二场清谈开始。

对方派出了那个下颚胡须极长的清元子上台,片刻之后,六一居士缓缓报出了清元子选择的对手的名字。

“林文若。”

赵戎嘴角微微一勾,对面果然把他当作了上等马,第二场选择了林文若!

而这些时日,林文若和陈牧之都是在认真研究对手,几乎研究透了。

如今,按照那夜的晚宴议事,计划已经顺利成功了一大半。

只要再赢一场,就能大获全胜,为这个被一座道观统治了千年的终南国换天!

林文若闻言整理衣冠,郑重登台,即使极为了解对手,也没有丝毫懈怠,全力以赴。

赵戎稍微露出了轻松的笑意,不过随即便收敛起来,平静的等待最后的胜利。

可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半个钟头后某个欣长儒生失魂落魄的踉跄下了台。

“他,他去过稷下学宫……”欣长书生魂不守舍的呢喃道。

第二场清谈,有无之辩,输了。

最新小说: 皇天无极经 霹雳之从佛愆开始 神洲侠峰 侠行水浒 穿成侯门继母,她日夜想抛夫弃子 战王他身娇体软 偷听小奶包心声后,全家炮灰赢麻了 早夭的边缘路人成仙了 白天侯门主母,夜里却被权臣亲哭 仙子别回头,我来助你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