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唐末战图 > 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

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2 / 2)

“兴绪说的是,神策军还是有功的,其中名将也出了不少,当年的李槊等人,都是带着这支人马闯出了赫赫威名。”薛洋点了点头,神色有些感慨,他对这段历史还是有些印象的,神策军历经了近一百五十年历史,若不是肃宗皇帝开始,大多以宦官充任督军,其后历代皇帝更是将神策军的兵权交给宦官,只怕这支兵马也未必会落到如今这部田地,被自己当成了叛军直接绞杀殆尽。但是真要原原本本记叙其功过,只怕这件事还是需要从头理清楚才行。毕竟不论后期如何胡闹,至少,在神策军成立当初,秉承的是拱卫中央,征伐各地不臣节度使而立,也确确实实为大唐王朝强行续命百余年。

只不过至穆宗时代,神策军逐渐腐化堕落,上层权力被操控在宦官手中,成了他们霍乱朝政的根源,甚至于很多时候,诸多节度使发动叛乱的时候,也将其当成了口号,这一点已经和牛李党争一样,成了唐末并行的三大害之一,从昔日的拱卫中央变成了一颗毒瘤。军纪丧失之后,取而代之的是纵兵为祸地方,欺压百姓,搜刮民脂民膏,甚至于如金州那般,兵败之后丧心病狂,祸乱一州之地。

“传令后续兵马,将神策军的尸首收敛一下吧,然后在房山城外树碑,将这件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薛洋想了半晌之后转而朝着李振道:“兴绪去撰写一篇碑文吧,将神策军因何而起,又因何而灭记录清楚,最后加上房山之战的经过,这段历史虽然不堪回首,但是与我等后人而言,却需要谨记在心,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明白,主公放心,微臣一定尽心尽力。”李振肃然点头,随后匆匆赶赴房州亲自主持这件事,薛洋虽然有些感慨,但是和袁袭一样,不曾亲身参与过神策军之中,也不曾过多的打过交道,也唯有曾经在长安待过一阵子的李振,对于神策军有着更多的了解。

如今在自己的手中,亲自将这支番号传承了百余年的兵马全数终结,无论如何都需要自己对其做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且也要借此机会告知后人,一支军队不论成立初衷有多伟大,但是若是不能始终贯彻本心,砥砺而行,最终都会沦落到神策军一般的下场。借此机会给自己的天策军,和后代子孙留下这一篇碑文,更是留下一道警示,从而让这件事能够铭刻在这里,以供后人瞻仰。

薛洋的动作传出去之后无人知晓其本身的意义,但是对于四散在山南道其他州郡的神策军余部或者带有神策军血统的大小州郡兵马而言,却无疑是彻底的松了口气,金州和房州的两场大战,天策军几乎没有丝毫的手下留情,大队兵马在战场之上出手狠辣,而且不论是薛洋自己还是前线主帅陆翊,都直接下达了斩尽杀绝的命令,这对于那些残存的神策军余部而言无异于是绝杀令,也唯有此时,这道碑文和李振亲自出现祭奠亡灵的举动,才稍稍让这些人安心。

而同样的,在随后的大小战斗中,这些人在面对天策军的进攻的时候,再也兴不起任何抵抗的念头,全都是第一时间放下了兵器,选择举手投降。

只不过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几乎是所有的神策军将士放下兵器的那一刹那,却全都回头朝着西北的方向遥望了一眼,似乎从这一刻开始,有什么根深蒂固的东西从心头被一下子抹去了一般,以至于所有的战俘在最开始的时候全都是失魂落魄,没有丝毫劫后余生的喜悦,更仿佛是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般。

“这支兵马只怕也有些军魂了。”这种古怪的消息伴随着各路兵马主将上报送到薛洋手中之后,后者朝着袁袭道:“当年哥舒翰只怕也是费了不少心思,毕竟是边军的底子,虽然这些年来被祸害的不轻,但是我想有些人还是能记得神策军的初衷,拱卫江山社稷,铲除不臣,鼎定天下,只不过如今,都成了镜花水月了。”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