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流华录 > 第十章 复道

第十章 复道(1 / 2)

 千秋万岁殿。

歌舞升平的大殿里,华筵大开,大汉的重臣齐聚于此,共迎新年。

只是主位上的天子,却一直未曾现身。

天子不在,太常卿种拂便无法进行新年大典,又不能在皇宫之内大肆寻找,只得先排歌舞,便匆匆来与三公商量。

三公座位便在天子之下,位在大汉群臣之首,正坐着司徒袁隗,太尉杨赐与司空张济。这头一位,便是大汉经学世家第一的太尉杨赐,其次便是仕宦世家第一的袁家当代家主袁隗。

“咱们这位陛下,越发大胆了。”

觥筹交错间,杨赐便连饮了数爵,毫不在意身边紧张的太常卿种拂。

“杨公,陛下还未现身。”

种拂恭敬地站在杨赐身后,垂手听命。

“再等等,如果陛下还不来,就让司徒袁公宣读祭文,祷告上天。”

杨赐浑不在意,看着身前一桌美味佳肴,咂吧咂吧嘴,道:“咱们这个陛下,他不在,咱们也不能吃,凉了多可惜。”

种拂嘴角轻轻扯动一下,怔了一下,轻轻问道:“杨公可知陛下在何处?”

杨赐望着手中酒爵,缓缓吐出三个字:“清凉殿。”

种拂呆住了,他是太常,负责迎接天下疆臣诸侯事宜,前几日便听说新任魏郡太守孙原受天子诏书,入住清凉殿一日,想不到天子在这新年大典上竟然去见这位少年了。

新年大典乃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之典仪,按汉律天子当与臣民同乐,种拂乃太常卿,专司典礼,最是见不得这般,一时气苦道:“陛下如今愈发自专了,新年大典竟不在当场!”

“种公慎言。”杨赐伸手示意他低声,千秋万岁典虽是大殿,纵横百丈,可是种拂身为九卿,在这大典上一言一行皆是受人瞩目,若是出了什么差错,便是不妙了。

种拂一时无奈,抖抖手奔司徒座上去了。

“都说帝王师不好当,依我看,伯献兄很是轻快。”

不知何时,司空张济已端着酒爵站到杨赐身后了。

“大典礼仪不得随意走动,你忘了吗?”

“陛下又不在,便坏了几分规矩又何妨?”

“莫说风凉话。”杨赐看了他一眼,右手微微露出袖口,三个指头敲在案几上,反问:“你加印了?”

“加了。”张济满不在乎地,抬手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

“你不怕出事?”杨赐没好气,若非天子有把柄在手,又岂能同时向三公发难,这一次丢的是三封空白圣旨,下次恐怕就不会如此简单了。

更何况,那三张圣旨,具有至高的效力。

“老夫怕什么?都快埋到土里的人了。”张济捧着自己几尺长的话白胡子,犹如顽童一般。

“你我都老了,天子长大了。”

杨赐看看张济,也看看自己,苦笑摇头:“如今他要做的事,我们都料不到了。”

当今天子刘宏即位之时,年仅十二岁,熹平元年,太傅胡广逝世,群臣朝议遂以当世鸿儒杨赐、刘宽、张济教授天子经学。如今十年匆匆而过,天子有了自己的打算了。

“那便喝酒罢。”张济看着不远处袁隗和种拂低头细语,直摇头道:“还好我孙子自在多了。”

“孙子?”杨赐不禁乐了,同为当世经学大家,他的孙子杨修年仅数岁便得了雒阳神童之名。而张济的孙子……似乎,闻所未闻。

“儿孙自有儿孙福,由他们去了。”

张济看着这载歌载舞的大殿,钟磬之声不绝于耳,又饮了一爵。

杨赐看着他有若癫痫,劈手便夺了他的酒爵,皱眉道:“侍者,扶张公回座上休息。”

左右便有侍奉的宫女将张济搀扶起来。

杨赐看着空空的酒爵,眉心神思紧锁:“陛下,你究竟要做什么?”

便在杨赐不经意间,三道身影匆匆奔入大殿,只不过他们并未惊动任何人,分别找到了光禄勋张温、京兆尹盖勋和执金吾袁滂。

“祁明?”

张温没料到此刻南宫卫士令竟然闯了进来,下意识地看了看空无一人的皇座,心头登时泛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南宫卫士令祁明匆匆而入,站在张温身后微微施礼:“张公。”

“何事如此惊慌?”张温心知宫内出事,却不能在这大殿之内露出马脚。

祁明随即在张温身边附耳几句,便见张温脸上颜色霍然变了。

“你且先出去,本府随后就来。”

“诺。”

张温看着这满座大殿里的大汉重臣,心中泛起一丝冷意。

“张公,可是宫内出了什么事情?”

张温身边便是廷尉崔烈,两人皆是当世名士,纵然不及杨赐、张济那般,也差之不了太多;又同为九卿重臣,彼此倒还了解,看刚才的样子,说不得是皇宫里出了状况。这皇宫里本就没几个善人,能做到南宫卫士令份上,宫内大小事也算见得多了,看祁明慌成那样,肯定不是小事。

“小事。”张温面带微笑,双手举爵相敬。

崔烈登时心下了然,张温乃是光禄勋,掌宫廷卫军,他不愿在此多说,必然是宫中除了大事。超出自己职权之外,崔烈不便多问,同时举爵,两人对饮而尽。

“许久未与崔公对饮了。”张温笑道:“陛下不在,难得如此畅快。”

崔烈笑着摇头,道:“张公多虑了,烈是何等人,你还不知道吗?”话音未落,便再饮一爵。

崔烈豪气,是因为崔烈的胆气与身份。

大汉门阀世家众多,安平崔家便是其中极其显赫的一家。自孝昭皇帝时期便声名鹊起,四百年来,出了崔朝、崔舒、崔篆等赫赫人物,到了崔毅、崔骃时代更是人才辈出盛极一时,崔骃自己与班固、傅毅以文学齐名,其诸子之中有以崔瑗最为出众,崔瑗的才名、书法、经学均名动天下,与一代经学大师马融、张衡结交极深,门生弟子遍及天下。而崔瑗的儿子崔寔更是一代翘楚,出任五原太守时文治武功并称一时,其所著的《四民月令》更成为一代农书,不论文学、民治、军功,崔寔都把崔家的名望提到了一个巅峰的状态。

而崔烈,是崔寔的从兄、崔骃的嫡孙,是当代崔家之主。

最重要的,他比从弟崔寔小二十岁。

“威考(崔烈字)气度不亚子真(崔寔字)。”

张温不得不佩服崔烈,崔家三百年,可谓无一是平常之辈。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