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增选会议结束。</p>
一大群院士走出来,顺带也把消息透露了出去,等待结果的几个候选人,知道消息的反应各不相同。</p>
赵奕是最淡然的一个,只是微微的笑了笑,礼貌的回应各种恭喜生,他心里还是有点小高兴,毕竟是评上了院士,成为国内最年轻的院士,早早的实现了学术‘等级’上的巅峰。</p>
黄钟的反应则是激动、不敢相信。</p>
在院士增选开始前,他被认为是数学物理学部‘最没希望’的候选人,一个是年轻,年轻并不是优势,五十五岁左右才是评选院士的‘最佳年龄’。</p>
另一个就是成果和学科问题了。</p>
黄钟致力于粒子间的磁力研究,国内数学、物理学术界,绝对是‘非常小众’的学科,他的成果其他院士想弄懂很困难,好多院士投票前都看一下,其他人对黄钟的学术成果的点评,然后再决定是否投赞成票。</p>
粒子数学的研究也有点吃亏,因为黄钟是南城大学的教授,而粒子数学领域的院士,多出自高能所和量子研究团队,而不是单独的理论物理研究。</p>
总之,黄钟评选院士很吃亏。</p>
现在院士增选会议结束,其他三个‘更有希望’的没评上,结果就只有赵奕和他评上了,结果实在是很意外。</p>
事实上,黄钟的运气真的很好。</p>
这一届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评选,被赵奕的参加‘严重干扰’,好多数学、物理院士候选人,干脆就直接退出了评选,他们觉得和赵奕一起参加评选,可能会受到外界额外的重视。</p>
比如说,某某新晋院士都没听说过名字,竟然和赵奕一起当选了院士。</p>
有什么成果?</p>
不知道。</p>
这样的情况就会很尴尬。</p>
如果发生赵奕没选上,自己选上了的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尴尬了。</p>
那么来参加增选投票的院士,也知道外界关注的情况,更多的关注就会带来更多的压力,他们对其他人审核就格外严格,觉得没资格、成果不达标,干脆就投了‘反对票’,结果一口气反对了三个,发现就剩下一个黄钟了,‘中立’的院士们发现,全都投下去不太好就干脆投了赞成票。</p>
当然了。</p>
黄钟参加院士增选,一路过关斩将坚持到现在,成果肯定已经达标了,能评上院士也不能归在运气上。</p>
最终只有赵奕和黄钟评上了院士但他们还属于‘后备’院士,想要正式获得院士头衔,还有一个流程要走,就是学部主席团会议评审。</p>
学部主席团是院士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领导机构,由科学院院长、一名分管学部工作的院士副院长、五个学部主任和由院士大会选举产生的十二名名院士组成。</p>
主席团的职能是很多的,比如召开主持院士大会,决定院士大会的议案,批准各学部委员会以及专业委员会名单,等等。</p>
在院士增选上,主席团的职能说白了就是分配和监督,需要提前决定各学部增选院士名额,增选过后审议各学部增选院士的选举结果,一般情况下,学部主席团会尊重选举结果,不会直接否定学部院士评选结果,最后没走完的流程也只是个形势。</p>
院士增选结束。</p>
好多人都来恭喜赵奕获得院士头衔,称呼也直接变成了‘赵院士’。</p>
“赵院士,恭喜啊恭喜!”</p>
“二十出头第一次参加增选就评上了,咱们啊,真的是不行!”</p>
“谁能和赵奕比啊,解析数论,哥德巴赫猜想、费马猜想,就差黎曼猜想了!”</p>
“赵奕的三维震颤波形图,可是个大成果,直接盖过了黎曼猜想……”</p>
“……”</p>
一大群人围着赵奕不断赞叹着,他们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学术圈子里也就是赵奕,能让一群院士围着赞叹了,在解析数论领域,他的成果太突破了,可以说盖过了百年内所有数学家。</p>
赵奕则是笑嘻嘻的应对着。</p>
在院士大会结束后,通过投票的候选人要亲手递交材料到学部委员会,学部委员会会把材料递交给主席团进行评审,也就是院士增选的最后一步。</p>
赵奕和黄钟一起去递交材料,流程倒是非常的简单,就是过去把材料交上去,和学部委员会的几个院士,再寒暄上几句就结束了。</p>
当晚。</p>
赵奕和一大群院士一起吃饭,礼貌的客套了好一番,才终于找机会脱身,他直接就去了停车场。的</p>
“走人!”</p>
坐在驾驶位上远远看了眼会议中心,他果然的关闭了车窗踩下了油门,汽车快速的驶出停车场,开进了首都繁华的街道上,走在路上的时候,他都感到一阵轻松和喜悦。</p>
评上了院士当然值得高兴。</p>
院士是好多学者一辈子努力去争取的头衔,评上了院士对他而言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但评选上感觉就像是,自己的成果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肯定。</p>
赵奕感到轻松的也有离开,他不太适应会议中心的气氛,总是被一大堆院士围着追问、讨论,再加上必要的客套和寒暄,总是会感觉有些压抑和郁闷,离开回去就感觉轻松很多。</p>
……</p>
等回到了燕华大学,还是没有脱离被‘一群人’围住的境地,好多人都过来询问增选结果。</p>
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同事、理学院的教授乃至于宿舍哥们三人组,还有其他认识的老师、同学,见到赵奕都问出了同样的话,“怎么样?评上了吧?”</p>
区别是语调不同。</p>
范雷、李仁喆以及其他同学,口气都是询问的意思,是真的不知道情况问一下结果。</p>
有些了解情况的教授们,语调都十分的肯定,隐含的意思就是,“我早就知道,肯定能评上!”</p>
赵奕的反应都是带着笑点头,然后就收到一大堆恭喜的声音,宿舍三人组的‘恭喜’令人影响深刻。</p>
“牛逼啊,二十多出头,大学生院士!”</p>
“赵奕,厉害!”</p>
“以后等我有时间就写一本书,书名叫做《我的同宿舍院士》,销量肯定爆火!”</p>
孟铮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这其实挺遗憾的。我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可追求的美好。而你,人生已经到达了顶峰。”</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