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36、起复熊廷弼

36、起复熊廷弼(2 / 2)

“千真万确!”叶向高回道。

“辽东奏报何在?”

“在老臣这,另外送信的辽东之兵,就在殿外,陛下可一一问询。”

“好!传其人入内。”

很快,一身风尘而来,连衣服都没有来得及换的曹文诏,便入得大殿,行礼之后,便将他知道的辽东军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书面上的军情奏报,自然没有亲身经历的口述,来的真实,而叶向高之所以今日会让这个无名的边军小兵入宫见皇帝,自然也是有缘由的。

曹文诏当时在辽阳、沈阳二城外戍守,也和建奴干过几仗,侥幸命大,二城城陷之后,眼看战势无法逆转,只得一路逃到辽西。

辽西官员当时也因为努尔哈赤攻城进度太快,对于辽东战局一头雾水,都不明白好好的局势怎么就败了。

等到辽东不少败兵逃回,这才明白,当下一边收拢败兵,随时准备抵抗建奴,一边快马报于京师。

为了保证京师得到第一手战报,他们还特意选了曹文诏这小兵送信,至于原因,却是因为他这一路败逃,很有头脑的收拢了不少败兵,并且还就地反击,杀了不少追击的建奴。

那些辽西官员见此,都认为曹文诏有谋,有这样的人送信,起码不会乱说话,让他们也因为兵败而遭罪,要是送来一些不会说话的大老粗,把辽东的一些不该说的事情全部抖出来,那可就麻烦了。

当然,他们选择曹文诏,自然是对的。

自始至终,曹文诏就是简单复述前方战事,一直说到战局不可挽回,巡抚袁应泰率众苦战,兵败自杀而死后,便不再多言,没有任何对沈阳、辽阳二城丢失的不利言论。

“陛下,袁巡抚兵败自裁,不失晚节,老臣恳请陛下善待此等忠贞之士,给予追封,以示皇恩!”早就听过曹文诏言语的叶向高,待他说完后,便出言奏请。

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尽快让皇帝给殉国的袁应泰追封。这样的话,即使日后有人说辽东兵败,罪在袁应泰,可那时皇帝已经给袁应泰上了追封,自然皇帝为了面子,就不可能再重惩袁应泰了。

而只要袁应泰不用一个人承担辽东失陷罪责,那他们这些举荐袁应泰的东林党人,自然也不用跟着免受非议。

叶向高深切明白,只有第一时间给袁应泰定性,保证东林不会因袁应泰失去舆论支持,这才是他这个东林领袖的首辅,在面临东林党出现危机时,才应该做的事情。

只是,他的算盘打得好,但是台上的朱由校,却似乎不接招。

却听朱由校冷冷道:“如今辽东战事要紧,此事日后再说!今日只议辽东之事,如何收场应对,其他事情一概不问。”

“可是袁经略自掌辽东以来,兢兢业业,所为皆有成效,今若因兵败,朝廷迟迟不封赏,恐怕会让如今尚在辽东抵抗建奴的文武将官寒心,望陛下三思。”叶向高貌似早有应对道。

“住口!若非袁应泰这无能之辈,骄狂自大,收留草原胡人,不加甄别,以为驱使,如何可使努尔哈赤寻得机会破城?”

朱由校“啪”的一声拍桌道:“而观其掌兵,以宽矫之,多所更易,军纪不严,兵心涣散,将大明辽东大好局势荒废,使得建奴攻辽东如此之快,不足一月,辽东便为贼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你们说,这等不知兵事之辈,朕如何封赏?若是封赏,谁为辽东战败之事负责,辽东军民百姓,当如何看朕?”

这话一出,在场阁臣皆是当机,眼中满是不可思议,他们不明白,小皇帝如何能才短短几分钟就把局势看得如此透彻。

而最害怕的却是以叶向高为首的东林党出身的阁臣,他们想把袁应泰的罪责减轻,好避免未来的的麻烦,可皇帝看得这么通透,都没有任何办法提前钻空子。

不过,朱由校要说的还不是这点,想到张璟对他说的话,再有刚才曹文诏所言的辽东战况,一切,几乎都和张璟说得一样,使得这位小皇帝,已经不得不信服他这位未来的大舅哥了。

只见朱由校在叶向高等人还没清醒时,又说道:“传旨,熊廷弼即刻入京,不得迟缓。”

这话一出,顿时触动了在场所有人的神经,叶向高看了一眼众人,随即问道:“不知陛下招熊廷弼入京何意?”

“袁应泰已死,辽东不可无人掌控,朕自然是要起复熊廷弼,令其继续经略辽东。”

既然张璟说熊廷弼最熟悉建奴和辽东,已经完全信任他的朱由校,觉得没理由藏着掖着,直接说出目的,反正是要做的。

“陛下,此事绝不可行……”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