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60、大明败于奸细

60、大明败于奸细(2 / 2)

“张璟,你这么说,难道就真的没办法了?”朱由校有些失魂落魄道。

“回禀陛下,小民只说暂时想不到针对性的办法,去应对如今的局势,可没说过没办法去应对辽东局势,只要消息足够清楚,自然会有办法。毕竟,有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但问题不明确,当然不好解决。”张璟行礼道。

“这样吗?”朱由校仿佛明白了什么,连忙对随张璟来的李进忠道:“进忠,赶快派人去把辽东来的信使,全部带进宫来,他们从辽东来了,必然都知道战报上没讲明白的辽东形势,让他们给张璟讲讲。”

说完之后,朱由校又转头对张璟道:“有他们在,你起码应该知道更多的东西了,至于情报不足的,也只能等关外后续的战报了。”

“小民明白。”张璟回道,心里面,他也是松了一口气,有这些情报在,他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了。

他明白,他有着后世的历史进展脉络不错,甚至有一些史书资料可以帮他,但这些东西,对于这时代人来说,说是外挂没错,但放在如今辽东局势里,就算他是穿越者,也没有多少效果。

原因很简单,辽东的事情不是张璟按着历史推演,就能果断安排策略的,这其中,除了他对于辽东战局里,大明和建奴的军事实力对比的情报获得较少,最主要的依旧是建奴藏在大明文武中的奸细。

没错,就是这些奸细,别以为他们微不足道,但是大明无论是在萨尔浒的大败,还是这次辽河以东全境失陷的大败,就是败在这些奸细手中。

因为他们把大明的军事情报,明军的兵力部署,战术安排,事无巨细,源源不断的送到建奴手里,让建奴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安排对明军的攻势。

而反观明军,却是两眼一抹黑,等到建奴偷袭,打到面前时,才知道敌人动向,就这样,明军即使实力再强,但又怎么可能不败?

想想看,萨尔浒之战时,努尔哈赤若非是知道明军所有部署,又怎么敢说出“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大话呢?

他是吃定了明军有战车和步卒的拖累,根本不可能有他所有的速度优势,才敢这么玩得。

再加上努尔哈赤本就是原本辽东名将李成梁的家奴,深悉明军的战法,把明军领先于世界的车阵结合的火器战术弱点无限放大了,也不会让明军败得那么惨。

这次辽河以东,大明全境失陷,同样也是这样,建奴对于辽东渗透到位,再放大明军的战术弱势,自然大胜,中间也就是出了浑河之战的意外,但这很大程度上,也只是建奴第一次遇上川兵和浙兵,不熟悉他们的战术而已。

总的来说,并非明军不善战,实在是建奴的情报工作做得太到位了,庞然大物的明军,纵然身为大象,但早晚也会被完全知道其弱点的建奴蚂蚁,给慢慢熬爬下的。

后世的抗日战争就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日军军事实力高于中国军队太多,但中国军队在前期也不应该败得那么惨,初期两军大战役的战损比,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让人绝望。

这其中,除了日军武器装备、兵员素养、战术策略更高一筹外,日本人对于中国从下到下,无孔不入的渗透,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没有那些汉奸卖国贼的情报输送,中国在那几次大战役,也不会败得这么惨烈。

当然,后来的天朝和国府内战,也更能说明奸细的重要性。

抛却民心因素,在军事上,天朝初期其实就像建奴,对于庞然大物的国府,天朝的情报人员早就把国府上下都渗透了,国府和明军一样,就算再怎么集合军队,武器装备、粮草物资再怎么比天朝厉害,最终几大战役,都是无一败北,情报早被人摸透了,能赢才有鬼呢?

张璟就是知道这些,才不敢说什么几年平辽,我有对付建奴的良策这些吹牛皮的话。

不把建奴的奸细问题解决,哪怕他如今心里最看好的熊廷弼再有本事,就算没有后来经抚不和,王化贞和他内斗,让他不能掌控辽东的因素在,熊廷弼即使在辽东掌权独大,估计也很难对付得了努尔哈赤。

这也是张璟,刚才没有立即向朱由校推荐熊廷弼的原因,当然,张璟不知道的是,朱由校因为他的言语,比历史上提前起复熊廷弼了。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