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末好国舅 > 267、明武宗被黑

267、明武宗被黑(2 / 2)

即使是论罪,弘治君臣对于武备也似乎都显得漫不经心,甚至直接就是漠视,处理战败武臣,几乎没有详细认真地追究缘由,不思考改善方略,只是简单地罚俸或降级,有许多次更是直接“宥之”,命其戴罪杀敌。

这并非不是没有有识之士看出来的,但他们劝告弘治帝,却都没有引起重视。

比如弘治十四年正月,吏部右侍郎王鏊上疏说:“比年边臣冒报功次皆得升赏,而败军失律者往往令之戴罪杀贼,此人心之所以日懈,边备之所以日弛。”

上头不重视,不严督,无举措,有功虽赏,有罪不罚,这样的氛围下,下面边关镇守官及将士当然是人浮于事,虚应战事。

经过这样放任自流的十几年,北虏当然越来越嚣张,最后在弘治十八年五月,趁着孝宗驾崩之机,发起最猛烈的攻击,令明军遭遇了自土木堡以来的最大败仗——虞台岭之战。

所以,弘治帝留给他儿子正德帝的,是自土木堡以来最强大的外敌,和最废驰的边备。

而正德帝,可能也就是因为登基头一个月就遭遇了一个大惨败,心生余悸,正德帝即位之初就对边事非常重视,采取了多项改良措施。

弘治十八年六月,登基第二个月后,正德帝就听从兵部的建议,在宣府招募土著之兵,用以协助官兵杀敌。“愿报效者,验其年籍,人给银三两及马匹器械,编成队伍与官军协力杀贼,有功照例升赏。事定归农者,听其愿留者,寄名近卫,月给粮一石,老则除之。”

同一个月,正德帝又明晰了赏罚,边镇军民,“斩虏首一级者给银三十两,愿升者如例加升。民余给冠带,名为义勇,复其徭役。若纠集乡丁斩首五级以上,为首者升署所镇抚。其夺回被掳头畜,以十之四充赏。事宁停止不为例”。

除此之外,正德帝战后的调查也更细致。

弘治十八年八月,正德帝登基两个多月后,大同守臣奏北虏拥众入寇四散无忌,边军不能抵御。武宗却责问说边军为什么不能防御,并派人去调查清楚。然后才有了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

边镇武官的建议也得到了他的采纳。

正德四年四月,他听从大同副总兵马昂的建议,“令被虏走回男子,审无父母妻室,并不知乡贯者,听编入军伍,调用杀贼。有家业者,仍听宁家。先发宁家而愿入伍者,听来。降虏人,则仍照例安置。”

种种举措下,边关的战事明显得到了改善。

正德四年十二月,虏酋亦孛来部入寇,就是上面那位给武宗提建议的总兵官马昂统领官军,在木瓜山等处与之交战,共斩获贼首三百五十六颗,生擒男女九人,夺获战马二百一十一匹,骆驼二十四只,牛羊四百一十五只,夷器弓箭二千九百二十六件,番文三本。”

正德五年四月,虏寇庄浪,诸镇多支官军围剿,击退了敌人,并斩首一百五十八级。

正德四年至十二年之间,像这样的胜利有十六、七次,远远超过弘治年间的战况。边镇官军不仅战斗力提高了,侦察能力和备战防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经常可以料敌于先,布兵防御,官军的责任心与士气都比过去振作了许多。

正德十二年后,尤其是应州之战和武宗巡边之后,直至正德十六年,边境安宁了许多,这期间没有发生过什么像样的战役,因为北虏怕了正德帝。

这也是正德帝驾崩后,被成为明“武”宗的原因,毕竟,历朝历代,除非是给先人贴金,否则,能被上“武”的谥号的,都不是一般人。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