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不完道不尽的,正是家国情怀。w<<>><<>>..com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是“家国”二字。《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这段论述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串连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奠定了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数千年间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中国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都遵循“敬天法祖重社稷”的古训。
也正是家国情怀,所以孙中山先生才“华侨是革命之母”;内地打开国门后,海外华侨资金如潮水一般涌入,在改革开放初期发挥了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时光荏苒,如今内地的经济开始腾飞,但海外华侨在开放初期起的重要作用,在内地政府的高层是心里有数,而且是非常感激的。
这些家国情怀也渗到了孙子明的骨子里,他不但想成立一所大学纪念亡妻,更想在内地恢复民国时期的学术自由,在历史上写下夫妻俩的名字。曾叔对内地政府形势的担忧,孙子明和胡卫国他们也考虑过,他们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应对办法,那就是利用内地中央政府对海外华侨这种感激之情,以海外华侨的名义去兴建那所未来的大学。
孙子明这么一提,曾叔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孙子明虽然拿的是香港和大英帝国的护照,在华人世界里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海外华侨把他当内地人,内地政府也把他当内地人。
想让孙子明的资金以侨资面目进入内地办学,那出资人的名单里,不但要有香港人还要有台湾新加坡及其他国家的华侨名字,而且是要有影响力的华侨代表。也只有这样,内地的政府才对上下有个交待,也许可能破例开个口子。
没错,这就是皇帝的新装,但要的就是那件不存在的新装!只要上下有默契不破,那件不存在的衣服,就可以成为理由,让一所独立自由的大学诞生。就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提法,解决了政治上的难题一样。
曾叔沉吟片刻,好笑地看着孙子明,突然道:“子明,你不觉得你们太过于心了吗?”
孙子明一愣,连忙追问道:“这话怎么?”
曾叔确实觉得好笑,不过转念一想又释然,子明卫国他们虽然眼光精准,也不缺乏实干能力,但有些东西是要时间来积累的。
“哎,你们完全低估了你们的影响力和实力!其实这事想要办,不需要绕那么大的圈子,你直接去北平找高层要政策就是。子明,现在的内地还是人治而不是法治,有些东西绕了圈子,反而会更难办。”
一边抽着烟,曾叔一边给孙子明解释。政治与经济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时刻影响着经济的强弱﹑发展以及变化。反过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也无时不在影响着政治。内地通过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几乎所有的人都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如今的国门已经不可能再被关上了。
然而,与经济改革脱节的是政治体制改革。不过,也正是这种脱节,才保持了政局的稳定,给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曾叔的话如醍醐灌,孙子明的思想一下就转过弯来了了,自己和卫国他们当局者迷,确实想多了。
既然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意味着经济第一政治第二!自己这一个团体掌握着汉华电子家乐福广厦远东银行光影集团等超大型企业,又不参与政治争斗,事实上已经成为各个政治派系竞相拉拢的对象,地位是超然的。
自己想办一所大学,那些地方实力派根本不会阻挠,关键是摆平最上面的那几位,让他们笃定新建的大学在十数年内,不会跟他们唱反调。至于十数年后,新建的大学会不会成为新思想浪潮的发起者,那是下一届班子的问题了。再,到了他们那个位置,许多事情已经早看得明白清楚,只是没有人敢去冒那么大的政治风险,都想着在未来水到渠成地解决。用那位个子四川人的话来,‘我们这一代人的智慧不够,那就留给下一代人去处理。’
曾叔会意地笑了笑,夹着烟的手指了指天上,声道:“搞掂那位老爷子,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子明,那位老爷子思想开明,但骨子里一样的**。你要是绕圈子,也许会弄巧成拙的,还不如坦诚一,即使不能如你所愿,也会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