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重生光影年代 > 第一百九十三章 无所畏惧

第一百九十三章 无所畏惧(2 / 2)

第一个镜头安排拍三个主演,也算是给予特别的尊重。</p>

都说高仓健背影特别有戏? 那必须也得安排上,拍片子多少得迎合观众和评委的预期。</p>

三人表现都很好? 鹿野千津对这种无台词表演还是拿手的,完成得也不错。</p>

另外戏份比较重的是聘请高仓健任入殓师的公司老板? 同时也是把他带入行的师父,由神野的老艺人出演。</p>

这是个纯粹的绿叶角色,台词虽然不少但始终是陪着推进剧情的。</p>

演艺行当很残酷,许多人没长成主角脸,演技再好也白搭。</p>

这部片子苏长青计划三个月内拍完,对日本工作人员来说有些太长了,他们基本都是个把月就完成一部电影。</p>

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电影看起来比较寡淡的原因,爱用固定机位长镜头,拍得省钱省力,全靠剧情支撑,再加上色彩单一,居然也就形成了风格。</p>

但这不表示日本人不懂得怎么拍更好,看他们的动漫就知道,表现角度以及色彩运用都非常娴熟,技艺也相当高超。</p>

《入殓师》不能图省事,剧情虽然独特但没有很激烈的冲突,是部相当依赖镜头表现力和演员微表情的电影,必须得精雕细琢。</p>

演员都回去后,苏长青又带着工作劲头十足的李奥拍了很多风景,之后影片中可以穿插着用。</p>

《入殓师》是一部温暖的电影,不存在冷冰冰的东西,苏长青要求演员的表演必须温暖,风景当然也得温暖。</p>

摄制组跑了一整天,大海,湿地,溪水,白天鹅拍了不少,苏长青指着远山对李奥说:“色调要柔和,我要让这些景致交织上大提琴独奏,划过所有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p>

苏长青以前经常出差到处跑,去机场火车站的次数多了,于是经常旁观那些翘首期望接人的人,或是依依不舍送人的人,悲欢离合都写在脸上,每当这时就觉得生命特别真实而残酷。</p>

如果将人生比做一次旅行的话,《入殓师》拍的就是一次无尽长途旅行的始发站,任何人再百般不愿也没法留下,不过苏长青不想表现真实残酷,更希望让观众体会曾经存在的价值与美好。</p>

高仓健几年后拍过《铁道员》,大雪中坚守人生的车站,怀念逝去的亲人,其实主题是一样的。</p>

“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一扇门,象征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始。”</p>

苏长青最满意《入殓师》中的这段台词,也深以为然,意思和村上春树说的一样:“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p>

他决定开拍这部电影,很大程度是因为喜欢这两句话。</p>

之后的拍摄很顺利,鹿野千津戏份不多,虽然重拍的次数多点,但并不影响进度,总体表现可圈可点,应该是这部戏最大赢家。</p>

“有些职业是需要勇气的。”</p>

拍摄的间隙,高仓健经常与苏长青聊聊。</p>

今天拍摄了一个逝者的儿子骂入殓师赚死人钱,令高仓健感慨良多。</p>

他是个慢热的人,一旦熟悉了就特别真诚。</p>

坐在布置成灵堂的乡间木屋里,苏长青很赞同他的话:“比如这种沾染了绝望气息的职业。”</p>

“长青君看小说吗?”</p>

“现在偶尔看一些,读书时看得比较多。”</p>

“我读过梅尔维尔的《抄写员巴特尔比》,是个短篇。</p>

瘦削苍白的抄写员巴特尔比性格淡漠,职业是一名死信科的小职员。</p>

死信就是那些无法送达的信,积累到一定数量就集中焚烧。”</p>

苏长青点点头:“这小说我看过,巴特尔比会把那些死信拆开,有时信里会飘落一张汇款单,但永远无法送达那个也许等着它救命的人手中了,有时是一枚戒指,像一个无法到达的承诺,从此无缘戴在爱人手上。”</p>

“您说的很好,”高仓健的声音浑厚低沉:“生命充满遗憾和悲伤,每天面对死亡而又保持尊重的得人,都是真正的勇士。”</p>

他看着苏长青:“活着时,就该无所畏惧。”</p>

或许他意有所指,苏长青淡淡笑着点头。</p>

或许真的该无所畏惧,为什么不呢?</p>

剧组也不可能天天拍戏,不符合日本的劳工法。</p>

利用假期时间苏长青也频繁回国处理公司事务,确定其他人的新戏。</p>

杜可可和黄杨目前也形成了两个创作团队,都等着开工。</p>

。</p>

。</p>

周一了,新的一周开始,我现在也不知多少老朋友在跟读,拜托大家都露个头吧,给我点信心,月票、推荐票投一票报到一下也行(っ'-')╮=??????</p>

最新小说: 新江奇缘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