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重生光影年代 > 第三百八十章 时代真的正在变

第三百八十章 时代真的正在变(1 / 2)

 在国内转战数地拍摄,苏长青都没有使用四维号,与大家同甘苦共进退。</p>

剧组人太和设备多了,他的私人飞机一次只能载八个人,用起来反而麻烦。</p>

另外机场与景区都有距离,还不如走公共交通。</p>

九寨沟拍完还去了张家界,这地方的石英砂岩地貌非常独特,后来《阿凡达》的不少外景也是在这取的,经过电脑处理后就成了外星球。</p>

《杀死那个人》也在这取了不少景,而后上黄山再顺着千岛湖去了杭州,外拍的最后一站是上海。</p>

浦东新区虽然刚成立没多久,东方明珠塔已经矗立起两年,周围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高楼群,这个必须得拍。</p>

全国这么一圈拍下来,苏长青觉得国家旅游局欠他一幅义务推广大使的锦旗。</p>

外滩当然也拍了,而且像许多电影那样,重点表现沿江那一排西式建筑,这里曾经是远东的金融中心。</p>

而且苏长青用一种更加宏大的视角拍摄,甚至用了空拍。</p>

上一代苏长青曾经与一位香港搞金融信托的女人短暂交往过,一起来过上海。</p>

在锦江饭店豪华餐厅里,女金融家脑子很清醒,不无忧心地说过:“香港成为亚洲金融中心并不是必然的,与人的聪明才智没有直接关系。”</p>

她说五十年代之前的香港并无特色,与其他港口城市没多大区别,是因为上海解放后外国银行纷纷迁往这个地方,才造就了后来的所谓奇迹。</p>

“这是一个替代方案的结果,上海才是真正的东方之珠。”</p>

其实苏长青也纳闷过,说起东方之珠都会想起香港,为什么浦东新盖起的电视塔非要叫东方明珠呢?</p>

作为上海的新地标,命名肯定非常慎重,听了港式女友的话他才明白了,因为自己不是上海人,没有深刻的相关历史记忆,不能体会某种心情和雄心。</p>

苏长青甚至脑补了当年某个会议的画面。</p>

“香港就要回归了,现在满大街都是罗大佑的《东方之珠》,把咱们的这个塔叫东方明珠不好吧,听起来不像是上海的建筑地标。”</p>

“是啊,给人感觉好像要傍着谁借光似的。”</p>

“市民也可能觉得缺乏创意,叫浦江明珠都比这个更有地域特色。”</p>

穿着西装马甲的决策者没有发言,他从会议桌的尽头站起来,走到窗前遥望黄浦江对岸那片已经夷平的荒地。</p>

半晌才说:“我们要把目光放到几十年后,上海终将是东方最闪耀的明珠,这是毫无疑问的。”</p>

另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当上海有一天再次成为最闪耀明珠的时候,是靠无数牛逼的人努力来的,这是本质区别。</p>

二十年后港交所打算收购伦敦证券交易所,理由是有助于将英国金融业务拓展到中国内地。</p>

时代真的正在变,港交所居然打算收购伦交所了。</p>

然而变化还不止于此,伦敦交易所断然拒绝了收购提议,而且还在回信中很刻意地提到了上海。</p>

最新小说: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诱吻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