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重生光影年代 > 第四百一十六章 人格都升华了

第四百一十六章 人格都升华了(2 / 2)

可万一风突然停了呢?</p>

那恐怕就把猪摔死了。</p>

苏长青不是猪,曾经见识过种种可能性,当然明白必须把事情整踏实了,如果最终真可能成一阵风,那就当今天异想天开说胡话了。</p>

从电话里韩厂长的语气可以听出来,他对这事感兴趣。</p>

电影节的职能与他的业务有许多重叠,但也有更多延伸,这是一件能拓展权力以及影响力的事,何乐而不为?</p>

从八十年代开始,上海的老电影艺术家谢晋、白杨、秦怡等纷纷倡议要在中国举办国际电影节。</p>

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建议,九三年上海真就办起来了。</p>

上面倒也没有厚此薄彼,很注意平衡,同一年也批准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一度也挺热闹。</p>

如今六年过去了,上海电影节已经成为国际A类电影节,越办越好,而大学生电影节成了京圈电影人的派对。</p>

只能说两地电影人的行事风格真的有巨大差异。</p>

现在苏长青想另起炉灶在大学生电影节之外再搞一个,谈何容易。</p>

不过韩厂长也说了,有他这样的世界级导演出面倡议,也不是不可能。</p>

中国世界级导演不止一个,如果真弄个倡议书,能否像上海籍艺术家那样,请张导、凯哥、姜导甚至贾导等人联署呢?</p>

苏长青对此不抱期望,从未来发展的尿性看,张导、凯哥和姜导不会感兴趣,倒是贾导最有可能赞同,可他现在还算是个新人,没什么发言权。</p>

说起北野武目前一直在扶持培养的贾章柯导演,是苏长青的北影师弟,他对这人还是挺欣赏的,的确胸怀大志。</p>

十八年后贾导倡导,一些国际知名电影人诸如李安、马克·穆勒积极响应,经批准很快就创办了平遥电影展。</p>

贾导是山西人,与当地旅游业深度合作造福桑梓,平遥电影展一出手就每年一届,搞得风生水起热热闹闹。</p>

电影展虽然是展映但内容和电影节差不多,两三年下来知名度就超过了长春电影节。</p>

搞电影节凭一己之力白手起家很难,国际支持是很重要的,李安就不用说了,大力支持的马克·穆勒身份更特殊,长年执掌威尼斯电影节,担任组委会主席,贾导把他拉来作艺术顾问,当然也是为了两个电影节合作。</p>

走到哪私人关系都很重要,马克·穆勒曾经长期生活在中国,与许多电影人关系密切,连老婆的中文名都是谢晋起的,这也是中国电影扎堆威尼斯的一大原因。</p>

苏长青认为平遥电影节有许多可借鉴之处,比起早期成立的那些电影节,或许更适合未来国内市场。</p>

电影展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模式,由平遥电影展有限公司具体运作,主要展映中国和非西方及发展中国家电影,目标比较小,也比较现实。</p>

苏长青尤其对他们的组织形式感兴趣,在政府支持下成立一个第三方经营性质机构,和东京电影节也比较类似。</p>

不过在北京做事比较特别,有什么想法还得和韩厂长好好商量。</p>

另外回去后也可以找东方宁华聊聊这事,大家钱赚了那么多,该谈谈理想了。</p>

最新小说: 新江奇缘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