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你就不要推让了,今天的主角是您,还是您先请。”萧明乾坚持道。
“督军大人,这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督军大人和黄先生一同先行便是了”陈元贇一看这种谦让的事情似乎有没完没了的趋势,立即站出来建议道。
于是,萧明乾和黄兴云并排离开了码头,登上早已准备好的马车离开了港口。第二天,黄兴云一家和郭蓉便随同萧明乾离开了淡水,来到了台北。
一路上黄兴云一家和郭蓉对于自然台湾的富庶极其惊诧,自然也少不了无数的感叹和疑问,台湾在他们的印象里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而这种对台湾印象的转变,黄兴云是安心和兴奋夹杂在一起,同时也对自己一家人的前途彻底的放下了心。郭蓉却没有想那么多,或许也是不愿意想那么多,她只是相对单纯的对台湾好奇和对萧明乾及军政府的敬佩。
当天,台湾的三大报纸,全部都在头版全幅报道了黄兴云的来台,和萧明乾亲自到淡水迎接黄兴云一家的经过。其中自然将黄兴云一家的遭遇,做了详细的报道。
这件事情,在整个台湾造成了巨大的轰动。凡是上过学的人都知道,黄兴云是谁。不客气的说,黄兴云在台湾的名气和受尊重程度,绝对超过了那些陈朱之流,特别是朱熹,由于萧明乾不喜欢这个人,所以台湾的报道普遍偏向于对其私德的恶性报道。可以说经过几年不懈的轰炸,朱熹这个人在台湾百姓的印象里,就是一个文化流氓。是的,就是文化流氓,这个词还是督军大人首先发明的。
而黄兴云则不同,即使是刚刚上了中学的学生都知道,黄兴云是位在律法方面有着极高造诣的大思想家。他对律法的研究,对律法精神的理解和创造,绝对是超过了这个时代数百年的一个了不起的律法理论家。
所以,黄兴云的来台,对于台湾知识分子阶层来说,绝对是个圣人东来般的事件,其轰动程度绝对不亚于这段时间喧嚣尘上的南洋发展热和货币改革,甚至有短暂压倒这两件事情的势头。
无数的台湾学子,准备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到台北一趟,专门近距离的看看自己的偶像,场面破有些朝圣的意味。为此黄兴云不得不在萧明乾的建议下,开了很多场大型的讲座,以满足大家的激情。
看着眼前的情形,萧明乾感叹道,大师,贤者和圣人,其实都是被宣传出来的,当然前提是这个人得有真才实学,经得起考验。
最终,在尊重黄兴云的选择的前提下,萧明乾任命黄兴云为文学院教授,并兼任副院长。
黄浩,也在黄兴云的要求下,被安排到了一所中学读书。其实黄浩的文化底子已经非常的深厚了,只是在自然科学方面太过欠缺而已。不过,黄兴云在详细的了解了台湾的一切后,毅然将黄兴云送到了中学读书,而且还是从初一开始学起。这样的开阔胸襟是那些腐儒所比拟不了的。
而郭蓉也自请进入科技学院学习,本来以她的水准,也是应该从中学开始学起的。但是郭蓉实在拉不下那个脸,同那些十几岁的小孩同处一课堂,坚持要萧明乾安排她进入科技学院。实在没办法,萧明乾只得答应她。
-----------------------------------------------------------------
“小姐,这台湾督军可真够逗的,对一个从大明逃难而来的书生,竟然这么在意。在我看来,这个黄兴云也没什么那两本书,我也看了,虽然觉得有些道理,但也没厉害到这种程度吧。”在关了店铺后,小玲看完了报纸上关于黄兴云的报道后,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小玲,这你就错了。黄兴云的那两本书,绝对是有着了不起的东西在内的。虽然我也不明白这个督军大人为什么会把黄兴云拔高到这种程度,但是黄兴云有真才实学是肯定的,至少比大明的那些所谓的才子要强上很多。大明竟然视这种才华横溢的人于无物,真是气数将尽。”被小玲这一打搅,郑丽萍从自己的沉思当中醒了过来,颇为感慨的说道。
“那倒是,我们以前交往过的那些所谓的才子,都只会吟几首诗,写几篇谁都看不懂的狗屁文章,和这个黄兴云的确有不小的差距。”两相对比之下,小玲也不得不承认郑丽萍说的对。
“哎如果白莲教也能像这位督军大人一般,重视人才,建立健全的律法,并严格执行,也不会如此不堪”郑丽萍有些落寞的感慨道。
“圣女殿下似乎对圣教很是不满啊”一个让郑丽萍惊骇的想要跳起来的声音,突然间传了过来。看到来人,郑丽萍的脸色更是一片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