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师兄弟三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实验,终于,在把蒸出来的酒反复再蒸了几遍之后,得到了非常非常烈的酒。按凤磊苏柯的话来说,这酒饮不得,一碗便醉。
李玄取了小半碗酒,划了根火柴投了进去,在苏柯和凤磊的惊奇注视中,碗里的酒一下子燃烧了起来。
“这……这……这是水中取火啊!”苏柯喃喃地道,仿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是酒中取火,不过,这也太神奇了,古来丹书皆未载之。这酒怎能烧着?”凤磊也是不敢相信。
“你见过水中取火吗?”李玄问道。
“《淮南鸿烈》有云,夏造冰,凿冰令圆,向日取火,可燃艾,故谓水中取火,坎中取离。”苏柯总是能搬弄些经典出来,也总能跟易经扯上关系。
李玄听了,若有所思。“夏造冰?莫不是用硝石凝水成冰?后面的到好理解,应该是一个冰透镜,利用聚焦的原理来取火。”
古人真是奇思妙想,这个东西倒是好玩,不过跟这酒精不沾边儿。
“二位师兄可知这酒为何能点燃吗?”李玄问道,其实他一心想做的,到不仅是造出蒸馏酒来,而是要让炼师对酒精这东西有个概念。在后世的溶液化学中,酒精实在是个太重要的东西。
当然一开始他也没把握。他在后世喝过的度数最高的酒是青岛的“瑯琊台”,标出的是68度,据说能够在瓶口点燃,可惜他也没试过。
如今,超过68度的酒是弄出来了,接下来只能进一步反复蒸馏了,可惜这个既济炉不好控制温度,要是有玻璃做的烧瓶,加上冷凝管,那就好办了。还有一个难题便是无法测出温度和酒精度。要是能做出个温度计来就好了。李玄心里没边的在胡想。
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摇头,他们想不出来,这烧制出来的是酒不假,可这酒如此之烈,喝一口像着了火似的。
“难道是酒中之精?”还是凤磊说了出来。
“没错,这就是酒中之精,所以叫酒精!”李玄心想,乙醇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点。虽然古代的酒也叫做醇,醇精似乎不太好听。
接下来师兄弟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蒸馏实验,不仅将做蒸馏酒所需要的原料,终产物,所用木炭的多少都反复地实验,并记录下来。
最后,在明白了蒸馏的原理之后,他们也自制了几个不同的蒸馏器,终于制成了不同烈度的酒,甚至学会了用酒精加泉水来勾兑,以调节口感。
接下来,李玄把蒸馏的范围扩大到了香料,用不同的花露,反复蒸馏,便得到了奇香无比的香水。
苏柯在实验记录的最后记道:“酒中有精,以既济法抽之而出,则成酒精。酒精见火即燃,其为太阳之精乎?殊不可解!”
李玄则在炼丹日记中总结了蒸馏器的作用,甚至写道:“有了蒸馏法,在大唐至少可以改造或开创两个行业,一是造酒,二是香水。”
次日,师傅和师兄们全都回到山上,青霞洞里欢声一片。山下的火柴作坊已经日产千余盒,仍然是供不应求。陈会甚至雇佣了上百人,前往邻近州县推广火柴,一个小小的东西,令青霞门名扬益州,师傅早已是乐得合不上嘴,直夸李玄能干。
可当他喝了一口李玄递给他的酒时,又是大吃一惊,这酒清洌香醇,入口似火,实在是太过瘾了!
“这……这是你们酿出来的?不可能啊!”
“师傅,这不是酿出来的,是烧出来的!”
“如果李白喝了这酒,还能斗酒诗百篇吗?早就醉成泥了,哈哈哈……”
“这酒要是卖给边军,那些西北汉子该有多高兴啊!”
大伙被这神奇的酒弄得满面通红,师傅却在想,莫不成,这又是个生财的法子?
“小玄,这酒可有名字?”
“就叫‘剑南烧春’吧!”
(继续求票!还有几天就要下榜了,大家高抬贵手,给几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