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醉倒太白(2 / 2)

“丹丘兄,好酒啊!来,再来一杯,这酒可比江南的新丰酒还要好!”李白跟元丹丘喝得酣畅淋漓,浑然不顾公主的秀眉已经轻轻地皱了起来。

对于李白,玉真公主可以说得上是爱恨交加了。当年王屋山阳台观地司马承祯曾经亲自对她说:“若论经济文章。西蜀李白当堪大用!”这句话,可以算是师父的临终嘱托了。可是,这人偏偏好酒误事,皇上要他写诏书,他却醉得人事不知,真是令人可恨!

现在好了,他可以喝个痛快了!

可是这样喝下去,一会儿就会烂醉如泥了!这剑南烧春,虽然没有后世地老白干够劲,可至少也得三十多度吧。这样大口大口地灌,就算他是饮中八仙,也会受不了的。李玄想到这里,便有意打个岔,随手取过几本自己的著作《造化指南》,分递给吴筠和丹丘生,口称指教。当然,也恭恭敬敬地递了一本给李白。

李白接过一看,“造化指南?哈哈,你作地书?用了我的文句啊!穷造化之机。究天人之际,好!指南,指南……指南兄啊!”

李白见了这指南二字。不由悲从中来,一双虎目之中,竟然泪光闪闪,口中痛呼“指南兄”不已。

众人愕然,只有丹丘生会意地点点头,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我那指南兄,竟然惨死非命!痛哉!痛哉!”李白兀自大呼不已。

“原来指南竟然是个人的名字?这倒是巧了!”李玄暗道。

“白十五学剑术。三十成文章。当年与吴指南侠行乡里,以大梁侠客自命。指南兄随我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不料行到江南山中,却遇猛虎……”李白酒已三分,喃喃叹道。

其实他有些话还是没说,李玄看过后人的考证,这李白少年苦练剑术,一心想当个大将军之流地武人。当年在家乡与人争斗。一言不合,便手刃数人!看来这吴指南。便是他当日的小兄弟了。两人不得已。只好跑路,这才有了仗剑远游。不敢还乡地隐秘故事,正像李白自己诗中所写的,“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那指南兄不幸为虎所伤,当即不治。白持刀怒吼,与虎相搏,终于驱走恶虎,指南骸骨得存,可恨当时无以为葬,只得埋骨黄土,次年才得收拾遗骸……悲夫,痛哉!”李白虎目垂泪,声音悲愤,举杯狂饮。

原来李太白是个打虎英雄!跟武二郎有一拼啊。这段故事,李玄到是第一次听到。眼见他悲愤莫名,众人俱为这一段兄弟之情感动不已。

“指南驾鹤仙去,今日这道院亦名指南,就算是纪念那位大侠吧。”元丹丘举杯道。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好,丹丘生,再喝一杯!”李白又是一个满杯灌了下去。

只有吴筠是个不善饮酒的,他对这两位老朋友早已摸清脾气,一沾了酒字,二人肯定是不醉不休了。他自己翻看着李玄的那本《造化指南》,神色之间,却是似有所感。

不能再这样喝了!玉真公主对李玄使个眼色,意思是你得劝劝,这烧酒如此之烈,哪能这样喝啊!

“嗯,丹丘大师,明日还要请你和吴炼师同登玄坛,讲论大道。今日这酒……”李玄硬着头皮道。

“好酒,好酒,会当一饮三百杯!来……来!”李白已经有了七八分醉意了。

你可不能“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啊,李玄心道。这酒要这样喝,那诗仙哪里还能“斗酒诗百篇“呢。

“这酒是指南道院自家所造,李谪仙若爱此酒,尽可在此盘恒。李玄倒是有个不情之请……”

“这酒真好……好酒……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你说什么?”李白醺醺然道。

“李玄斗胆,请将此酒,以“太白酒”为名!从此之后,这剑南烧春酒,便可上贡天子,下饮黎民,流传四海,永传后世……”

“好……好,太白酒!好名字。酒以人名,诗以酒传,好主意!”元丹丘也醉醺醺地赞道。

鲜于仲通笑着朝李玄点点头,那意思是真有你的。这“太白酒”三字,可是比剑南烧春响亮多了。他鲜于氏早已在成都府开了几个大酒坊,如今有这“太白酒”的招牌,想来销路根本就不用愁了。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携此太白酒,遍游三神山……”李太白已经醉态可掬了。

众人皆莞尔,只有玉真公主神色不悦,甚至还狠狠地瞪了李玄一眼。

李玄吓得敢紧扭过头去,心中却在想,李太白啊,我不能聘您当道院的导师,您老就先屈尊当个烧酒的形象代言人吧!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让所有地烧酒作坊都给你付广告费,你就真正能够“千金散尽还复来”了。

当然,还要将你那首《将进酒》刻在酒酒罅酒杯酒壶之上,让太白地名字永远跟诗和酒联系在一起……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