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挺好的,已经脱离危险了,再过几天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
“哦哦,不错不错。”听说这个情况的人就觉得他们来这是找对地方了。
对于自己上报纸的事于采蓝是等报纸印出来之后才知道的。洪记者来了个先斩后奏,报纸开始售卖才特意给于采蓝打电话说明这件事。于采蓝便是责备他也是为时已晚。
如果换成是别人,高兴还来不及,然后那不是于采蓝。报纸上专门重点报道了那个生命垂危的老人在她这里起死回生的事,这样做虽然可以使秋桐诊所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可也把她自己架到了高处不胜寒的高点。
看到报纸或者听说这件事的人,很容易提高期望值,会觉得到她这里看病就可以手到病除一样,然而这只是理想中的一个状态而已。人体这么复杂,总有些问题是不好解决甚至她也解决不了的。到那时候,就会有些病人或家属会失望的,会觉得她也不过如此而已。
名气其实是双刃剑,为自己带来利益的时候,也多少给自己带来了一些束缚,不然为何有的名医在用药上会变得谨慎呢?也是有爱惜羽毛怕犯错的意思。
而治病的过程,有时候是需要去试的,效果不理想就要考虑是方剂不对还是配伍有问题,然后加以调整。区别在于有经验的人试错的情况会少一些罢了。
那兄弟俩走后,袁宝坤问道:“锦旗要挂起来吗?”他问这话的时候,已经在打量着墙壁,看看挂在哪里比较好。
“不用挂,先收起来吧。以后再有送锦旗的也一律收起来。”
袁宝坤也不是好这虚名的人,于采蓝这样说,他便照着她说的,把锦旗卷起来收好。
于采蓝坐下叫下一位患者过来看病,正给她诊脉,听到门槛那里有人似乎绊了一下,抬眼看过去,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看着挺正常一个人,怎么没注意到有门槛呢?
站在他身边陪他一起来的人于采蓝是认识的,是以前在他这里看过病的。想来是病好了,便把自己的亲戚朋友也介绍过来,这种情况很多。
俩人挂了号之后耐心等候,于采蓝也没特意过去,继续看病,轮到那俩人的时候已经是半小时以后了。
那人过来了也不着急坐下,他把肩上的挎包打开,拿出一叠病历、处方笺和检查单,恭敬地轻轻把这些放到于采蓝面前的桌子上,然后才在他亲戚搀扶下坐下。
“大夫,我的病好像挺怪的,胳膊腿都疼,去过好几个大夫那里看过了,可是很怪,有的药我吃完了胳膊不疼了,腿却严重了。可换了别的药,腿好多了,胳膊又疼上了。我都不知道该吃什么药好了。大夫麻烦你好好给看看,这些都是我以前看病的资料。那些大夫给开的药方都在。”
带他来的亲戚,陪着小心对于采蓝说道:“小于大夫,我三舅人特别好,心肠可好了,麻烦你好好给他看看。”
“恩,我先看看。”于采蓝知道,每个病人都希望大夫给自己看病的时候很用心很认真,不要敷衍他们。这一点她自然能做到,可总会有人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