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灰色 > 李家寨(6)

李家寨(6)(2 / 2)

哈喇子想不通就不想了,历史证明,就是去提“我有意见”,最后吃亏倒霉的还是他,他在跟连长提意见的历史中,就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在决定撤出梅村的时候,高伟平不敢开口问,只能用询问的目光看着李久,而李久只是回答了四个字,“兵不厌诈”。

李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货郎看到刷的标语瞬间就变了,白白的墙上变成了“仁丹”广告,变成了香烟广告,而村子里的所有关键密道口全部安设了*,告诉那些佃户,不要反抗,不要乱说,当“顺民”。

侦缉队率先冲进了村子,村子穷的可以,看不到游荡的鸡,也看不到溜达的狗。佃户在附近的田里正在忙,眼瞅着就要夏收了,佃户就盼着有个好收成。

村里没孩子没老人?有,不多,佃户是为了种地回来的,只要不是难到揭不开锅打不开门的人家,不会拖儿带女的到梅村,梅村太不吉利。

“你们的探子是眼瞎还是想立功想疯了?这特么个穷村子能有八路?你们给我找出来!找不出来我可是要马上的回城了,你们自己玩吧!”

歪嘴金鱼眼的伪军连长火大了,他知道不仅是白跑一趟,恐怕还得饿上一顿,出来的时候没带给养,就指望吃老百姓呢,可到梅村一看,吃什么?连条老鼠都没看见。连续搜了几户人家,米缸里只有棒子面和麸皮,根本就没有正经粮食。

是梅村进行了坚壁清野?难道说李久一开始就是这样安排的吗?也不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佃户家里本来就没啥粮食,他们回来的时候,李久就告诫这些佃户,不要养鸡不要养狗,更不要养猪。道理很简单,梅村离县城太近,你弄的六畜兴旺等于是招苍蝇的臭肉,有了好吃的,那些伪军汉奸一天能来几趟,至少在没有把那些伪军和汉奸打怕,没有完全建立起地方武装之前,梅村最好还是穷点好。何况梅村的老百姓也是刚来,李久的这个建议就是不提,一时半会也弄不出来家畜家禽的热闹景象,人都没得吃,哪里还有粮食喂牲口?

大平原上的农民苦,苦到叫人无法理解。唐朝开始,法律禁止屠宰耕牛,可是过了一千多年,大平原上的农民还是没有耕牛,有路子的在春耕秋播的时候能借来一匹马就算是很牛叉的,大部分的耕地是靠人力,人少的拿着宽宽的?头挖,人多的就是人拉划犁,把人当畜生使。当年流行的秧歌剧《兄妹开荒》说的就是这个场景,这样的耕作,叫粮食如何高产?一亩地能打出二三百斤麦子就是丰收。

侦缉队的头头看到梅村的情况也傻眼了,货郎报的情报完全不对头,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显然没有什么破坏的价值,只能讪讪的向伪军连长道歉,所有人员就像来的时候那样又走了,无他,大家肚子都饿了,这里显然无法填饱肚子。

消息传回县城,彭大牙不这样认为,跟共产党打了多年的交道,他很清楚梅村有问题,货郎的情报不会有问题,问题出在梅村没有自己的情报员。

于是,彭大牙亲自到了梅村,在那里来回转悠了好几圈,最后交代要找个情报员。偏偏梅村没有适合他发展情报员的“人才”,于是他叫货郎不要走街串巷了,到梅村开个杂货铺。一开始就让这个货郎给村民送煤油灯,这是当年美孚公司在上海玩的老套路。当年美孚公司的煤油在上海打不开销路,于是,美孚公司免费向上海的市民送煤油灯,等到煤油灯的好处被市民接受后,就不得不到美孚公司买煤油了。据说口香糖最早也是送给小孩子五片,吃上瘾了就要花钱了。

在李庄,高伟平拉着苏方找了个地方谈话,他得想法子把苏方的怒火平息。

“不是我脾气不好,面对敌人,我们必须拿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要是我们见了敌人就跑,老百姓如何看我们?我们的抗日政策如何宣传?”苏方余怒未消。

“你说的都对,没有错误,这一点相信李队长也不会说什么。”高伟平先给苏方戴了一定高帽子,“可是我们一定要看到现实情况,在这个游击区里,我们毕竟还是力量单薄,要想大规模轰轰烈烈的搞抗日宣传,时机还没有到,鬼子的屠杀在一些老百姓眼里还是可怕的,我们不仅要给老百姓信心,同时,我们也要量力而行。根据我对李队长的了解,他是在策划一次有效的毁灭性的打击,在军事上我们要相信他,李队长可不是大老粗,他的文化底蕴可是不比我低。”

“你是说李久很有文化?你可是南开大学毕业的,难道还比你高?”

“不好说,反正四书五经我说不过他,天文地理也玩不过他,你知道吗,分区的盐场就是他最早弄出来的,还有我们分区的训练大纲等等都是他弄出来的,他这人就是一点不好,军事行动前,一切计划都在他脑子里,绝不外漏,就是在独立团,团长也问不出来,我劝你再等等,保证有好戏看!”高伟平得意的说道。

最新小说: 原来我才是那年兽 娘子,你不会真的给我下药了吧 人生得意需尽欢 穿越大明,教个书怎么了? 真灵道主 悟道万法:从投影诸天开始 火红年代:四合院外的激情岁月 诸天影视从参加野猫婚礼开始狂飙 我法师,爱种田怎么了 无限之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