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虽然天气很阴,但大栅栏的游客依然不少,王轩也换上大褂儿拿着快板站在门口跟他们一起打板吆喝。
“师叔,咱们唱一个什么呀?”杨景琪见识过王轩得本事以后十分谦虚,尤其是他师父说王轩的本事在他之上后,杨景琪知道是不是捧着说,而是人家王轩真有本事。
昨天那场《论捧逗》他除了瞧见以前电视里的侯大师有那劲头,还没见过谁说的那么欢实呢。
王轩站在门口,拿着快板,想了一下说道:“你们有人会唱《拆西厢》吗?”
一群徒弟都摇头,常文天和郑玉强看着小孩们儿摇头后笑了笑,郑玉强道:“爷们儿,我跟你合一段。”
“呦呵,郑大爷开嗓了!”
郑玉强挽挽袖子道:“爷们儿,我岁数大了,调门可低,你搭着点我。”
王轩打了两下板,咳嗽两声唱道:“莺莺闷坐,手儿托腮~”
王轩都快出假声了,唱完两句他问道:“大爷,这调门还合适吧。”
郑玉强笑骂道:“滚!”
王轩开了个玩笑,大伙活跃了一下气氛,王轩这才正经唱:“莺莺闷坐,手儿托腮,叫声红娘,你快过来。
你姑娘有件这个不明的事~一一从头你要讲个明白。
你姑娘我是这个闺阁的女~擦胭脂抹粉我是总嫌不白。”
王轩一边打板一边唱,唱完一段看向郑玉强,还挑了挑眉,一群人看着师叔好调皮啊。
郑玉强接着唱:“张君瑞本是,一位唐朝的客~咱娘们宋氏三代女裙钗。
唐宋相隔有这二百载~何人编出这部西厢来。”
这次不止徒弟们惊讶,就连王轩也看愣了,郑玉强别看岁数不小,但是声音依旧清澈,和他平时说话判若两人。
郑玉强平时说话时声音略显宽厚,但一唱起竹板书,声音纤细悠长,不敢说跟十八九岁似的,但也真有滋味。
王轩暗想,这老爷子以前肯定唱过旦角儿。
郑玉强唱完了,王轩不能停,接着又唱:“红娘闻听,抿着嘴的笑~姑娘明白这个我明白。
老爷在朝,他是把官做~官居一品是位列三台。”
郑玉强:“宋王爷开了,那叫文考场~天下举子都进京来。
河南来了,一位关公子~关汉卿千山万水进哪京来。”
王轩:“老爷贪赃图了贿~屈了人家的好文才。
三场没把公子来中,回家闷坐在小书斋。
今天思来他是明天想~一怒才写出这部西呀厢来……”
爷俩你一句我一句,来往的游客不少人被这唱的竹板给吸引了。
他们没听过,在大众的印象中快板不是应该是说的吗?
津门快板,电视上演的那个《玲珑塔》啥的。
这一句一句的,曲调清晰,一人一句还挺好听。
有的外地游客还拿出相机拍照,一群大老爷们穿着传统大褂唱快板,以为这是大栅栏的传统节目呢。
爷俩唱完,门口已经围了一帮人,王轩收起快板。有胆大的游客上前问王轩:“您好,请问您刚才唱的那个叫什么啊?”
王轩解释:“这是传统竹板书《拆西厢》的一个选段,好听吧?”
游客点点头,“好听,您还唱吗吗?”
他想用相机录下来,好回家显摆显摆啥的,这几天在京城各大景点都拍了,头一次遇见这种表演传统文化的,看着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