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明鹿鼎记 > 【0861 浑河岸边】

【0861 浑河岸边】(2 / 2)

现在还是天地会刚开头的阶段,总共才发展了一年多,两年还差一个月呢。

就已经能正面硬钢建奴,等到明年,后年,只要一次性能拿出足够的炮弹和子弹,手榴弹,即便只出动一个师的兵力,一举攻下建奴的老巢沈阳城,也是很轻松的。

两个师的话,基本上能碾压建奴了。

三个师,那就是吊打了。

韦宝觉得,三年足矣!

只要天地会内部不出现什么大的变动,外部能维持现状便足矣。

“那就来这里谈吧,到时候总裁隔着帘子见他们便是了。”吴雪霞道。

韦宝干脆利落的点头:“好,让人去回话。”

“什么时候接见他们?”吴雪霞问道。

“越快越好,明天吧。明天下午。”韦宝笑道:“他们要是太早来,我还得早起,这大冷天的。”

吴雪霞行礼之后,退了出去。

虽然已经是夫妻,但是韦总裁身边的规矩越来越大,几乎已经等同于帝王标准。

有时候在自己的地头待的久了,韦宝都不太想回大明朝廷那边了,在自己的地盘,自己就是皇帝,在大明朝廷,仍然只是一个正四品。

在自己的地盘,想睡到几点钟睡到几点钟,要是在京城,以韦宝现在的级别,已经需要早起去早朝了,那就得每天三更半夜动身,天不亮就得等着。

每天能按时早朝都还好说,关键皇帝半个月一个月难道露个面,天天白跑,还得早起,韦宝可不喜欢找虐。

皇太极听韦宝答应了明日见面,冷笑一声,“哼,他倒是够急的!”

“这说明韦宝是真心想早日和谈出结果,他也不想打!”大玉儿道:“现在可以看出来,这个人野心十足,既在大明朝廷当差,又在地方拼命发展兵马,搞不好。”

虽然大玉儿的话没说完,皇太极还是一下子明白了大玉儿想说什么,“你是说此人想做曹操?将来实力壮大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等到实力积攒到了,便取而代之,把大明改朝换代吗?”

“对啊,有这种心思的人,何止他一个?只是此人才十五岁年纪,就有这样的野心和手段,的确是我大金国的最大对手。”大玉儿点头道。

“所以我才不愿意与之和谈,咱们发展不过他的。”皇太极道。

“那也不见得,大明皇帝昏庸无能,朝廷腐败,早已经怨声载道,天下饿殍遍野!他想偷偷发展,咱们不知道背后点破他吗?我不信皇帝要是知道韦宝在地方已经有了这等实力,还能坐视不理。汉人时常说,借刀杀人!”大玉儿笑道。

皇太极闻言眼睛一亮,点头道:“还是你聪明,好些事情,你能想到,我却想不到!”

“不是贝勒爷想不到,贝勒爷的智谋胜我何止百倍,是贝勒爷关心则乱,我一个妇道人家不在朝堂,看事情的位置与贝勒爷不一样。”大玉儿嫣然一笑。

皇太极舒心的将大玉儿揽入怀中,对这个美貌的侧福晋,爱惜不已。

只觉得前阵子昏昏沉沉的找不到方向,一下子有方向了!

对付大明的人,最好的办法还是让他们互相斗,让他们内斗!

大金国能发展成这样,还不是拜李成梁所赐,是大明把大金国养起来的吗?

当年李成梁能养大金国起来,现在的韦宝,为什么不能变成第二个李成梁、

想到这里,皇太极不由的开始转变想法了,甚至希望立刻与韦宝达成议和。

其实李成梁也不算太放任努尔哈赤。

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的培养,是集中体现明朝在女真部落当众“扶弱抑强”的手法。

在努尔哈赤之前很多年,李成梁就实现过一次类似手法,对象是海西女真四部当众的哈达部。

哈达与乌拉同源,其初代酋长旺济外兰(完颜外兰)是乌拉部老酋长克什纳的四子,在部族内乱中率部分部众出走到哈达河自立,就是哈达部。

当时海西四部中,叶赫不仅最强势,而且对明廷桀骜不驯,而旺济外兰政治情商很高,对李成梁表现的很忠顺。

李成梁就大力扶植哈达部,并给旺济外兰赐命“王忠(旺济外兰为完颜氏,汉姓就是王)”,使哈达在王忠、王台两代酋长时依靠明朝的支持迅速发展,成为海西四部和部分建州部共尊的政治领袖。

反过来,李成梁也借助哈达之力,很好的打压了叶赫。

可见,李成梁和哈达是各取所需的政治合作。

但是在王台晚年,哈达部发生内乱,叶赫趁机侵夺其人口地盘,哈达衰落下去。

所以李成梁就希望在女真中再物色一个政治新秀,要求就是听话、对朝廷忠顺、不扰边,并能作为朝廷的爪牙去讨伐哪些不忠顺的部落。

努尔哈赤当时最符合这个条件。

在李成梁遭到朝廷弹劾离职前,他对努尔哈赤的控制一直比较得力,基本上一切尽在掌握中。

明廷的清流言官弹劾李成梁,不过是诸如贪渎、家族子孙搞裙带关系、地方势力坐大等等罪行。

这些的确属实,但罢免了李成梁,继任的总兵官、经略,对辽东地区情况的了解掌控和对女真部族的控制羁縻,都达不到李成梁那么严密的强效。

所以说,努尔哈赤实力坐大,错不在李成梁的放任。

而是明朝官场内部的倾轧,赶走了能压服努尔哈赤的李成梁,又找不到能胜任李成梁的有能力者。

皇太极熟知历史,更是对大金国的崛起历史了如指掌,经过大玉儿的提醒,怎么能想不明白这些道理。

所以说金国的崛起和李成梁的扶持关系不大。

是努尔哈赤很好的利用了大明朝廷,干掉了李成梁。

女真本身就是明朝为了限制蒙古而扶持起来的。

自永乐经营东北之后,明朝在东北一直实行的是分而治之的策略,女真既是其重点关照对象,同时女真一直是蒙古、明朝、朝鲜三方博弈的舞台。

因此,使得女真能够保持分裂状态长达数百年。

16世纪后期到17世纪前期,随着蒙古、朝鲜及明朝的相继衰弱,影响女真政治走向的外部力量逐渐消失,使得女真获得了完成统一的历史条件,这才是努尔哈赤崛起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即使没有努尔哈赤,女真统一的历史使命也会由其他人来完成。

从另一方面来说,历史上的女真从来不缺乏有能力的野心家,从董山到王台,再到尼堪外兰,哪一个不想统一女真,只是14—16世纪,东北亚地区周围强国林立,一个分裂的女真对蒙古、朝鲜和明朝来说都是最有利的。

因此在当时的地缘环境下,女真缺乏凭借自身完成统一的力量。

另外,明朝从来都没有放弃对女真的控制,一开始明朝对女真的经济羁縻和军事威慑,就算是到了万历时期,明王朝也没有放弃对女真的监控。

《明神宗实录》记载,从万历十五年,1587年,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开始,明朝中央就不乏女真威胁论的呼声。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出任辽东巡按,即在奏疏中表达出对建州崛起的忧虑和警觉。

但是明朝鉴于国力问题,一直无法作出有效应对,即使是熊廷弼也只是主张加强武备,提高辽东的防御能力,这说明到万历中期,明朝已经在辽东实施收缩政策,这是明朝国力衰退的结果。

万历时期的明朝处于一个全面收缩的时期,周遍失控的民族不单是东北女真一家,西南杨应龙叛乱,青海蒙古入寇、奢安之乱的酝酿,缅甸对云南的骚扰,都是明朝衰落的具体表现。

因此,把李成梁看成造成女真崛起的人,实在是太抬举他了。

次日,一大早,皇太极、代善,就带着聪古伦格格和大玉儿出发了。

随扈只有二十人,一来是为了显示诚意,二来带多了人也没用。

近四万大军在短短几日之内,先后填了宝军的肚皮,带再多的人也是枉然。

如果韦宝要在自己的地盘杀掉他们这些谈判的,真的如同碾死蚂蚁。

浑河岸边,风景不错。

韦总裁的大帐搭建的也很漂亮,绝不逊色于建奴努尔哈赤的汗帐。

天地会治下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那是经过了融合的,汉人四百万,多出自辽东的辽民,还有辽西的,还有很多从山东,北直隶,西北各地弄过去的人。

都是一些逃荒的,吃不饱饭的青壮年,后期收了一些老弱妇孺。

其他的,朝鲜人有上百万!

蒙古人有近五十万。

南方弄来的人,有近五十万。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