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鲜,吃遍天,能将一手功夫用到极致,那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虽然说,方书安的手段每次都是披着一个崭新的马甲。
但是那些研究过他套路之人,已经做好下一步的准备了。
在外行人眼里,方书安的平板玻璃一定会进入市场。
所以,才开始的阶段,他们就打算先准备好资金,看看一旦市场行情有波动,就准备囤积居奇或者是放量砸盘!
可是方书安的做法,几乎让人们都失望了……
他怎么就能这么干呢?
这也是方书安做出决定的一个原因,虽说万变不离其宗,真正实施起来,也有他本身的特点在其中。
此番就是想让别人猜不明白,他自己究竟干什么。
……
万历对方书安的大暖房念念不忘,朱常洛并不放在心上,他现在更想着干点实事,所以对方书安的新动静,更多的是关注在能创造多少价值上。
自从听闻那小子讲述产业链和龙头效应以后,现在的朱常洛也学会进行分析。
通过对方书安呈上来的文书,结合自己的判断,总算是有个大致的印象。
虽然平板玻璃是归类到衣食住行的住上面,但是他首先影响到的是吃食。
方书安此前已经解决果菜存放的问题,罐头经历过开始的高价以后,现在开始降价,从王谢堂前飞入寻常百姓家。
而一个罐头,涉及到上游的陶罐、木塞、种植,中游的酱料和糖盐、下游的小食肆以及酒馆,按照方书安提供的产业模型,带动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流通价值。
没有科技革命的万历年间,实际人口已经增长到可怕的程度。
只不过由于人头税的存在,所以说人口的隐匿也是十分严重。
而且受限制于生产力,很多时候在人口密集地区,有大量闲置的劳动力。
方书安的一系列工坊,包括新生的罐头工坊,在吸纳劳动力上,简直不要太厉害。
毕竟在制造业起步阶段,更多的都是人口密集型产业。
大明究竟隐匿着多少人口,没有人给出准确数字。
根据调查,光是京城左近,隐匿下去的只怕要超过三成。
除了早就知道结果的方书安,其他知道消息的官员都是心里大惊。
一个是惊讶于人口的隐匿,另一个则是产业的可发展性。
为此,朝堂还引起一番争论……
随着繁峙县事情烟消云散,已经没有人在去关注那个弱点了。
似乎他就像是没有存在过一般,不过,由于朱常洛对此事的雷霆手段,人们即便是再往上弹劾,也没有任何回音,留中不发,全部留中。
如果事情真是老方所谓,御史们就是打破头都要冲上去。
但是随着事情的进展,人们已经认识到,事情只是冲着方从哲的阴谋。